第70章 杂交水稻现世,高阳的科普(3/4)
同,导致产量发生了变化。
若是那般,那可就坑爹了!
故此一问!
刘彻也是猛然意识到这个问题。
祖龙提醒他了,这个的确重要,不同水稻的生长环境不同,这极为影响产量。
他们的心骤然紧了起来。
这一刻,慌的一笔。
朱棣在大明宫也皱起眉来,他也为刘彻和祖龙担心起来。
他虽然自己没抽中此等神物,也的确十分羡慕祖龙和刘彻。
但他朱棣也不是那种自己没有,就疯狂希望别人也没有的帝王!
若是那样看他,那就小瞧他了!
这是泼天的大功劳!
有了此物,天下不知会少死多少人!
多少百姓将吃得饱!
吃饱,才是真正的盛世!
这是他认为每一个帝王毕生的最高追求!
“……”
高阳一愣,然后随口说道,
“大秦和大汉差不多,土地利用率太低了,估摸着也就亩产65到一百公斤。”
“你说的问题倒没有真正实验过,但按照一些相关数据的推算,放到秦朝,汉朝,虽然没有化肥,但大秦,大汉土地也相对比较肥沃,差距不会太大!”
“产量最少也是大秦,大汉原有产量的六倍到十倍!”
这一刻,祖龙,刘彻,各朝皇帝全都松了一口气。
朱元璋更是唏嘘道,
“这下,大秦,大汉不知有多少百姓免于饿死,真乃大功劳也!”
朱元璋唏嘘无比。
他是从饿肚子过来的,他知道那种滋味,十分不好受。
现在,他老朱是真的开心,畅快!
“传令,温点好酒,今日咱要畅饮!”
一向禁酒的朱元璋难得的畅快道。
大唐李二:
“这666公斤大概相当于李世民大唐的多少倍?”
高阳一笑,这问题倒是有点意思。
“666公斤相当于大唐的十石吧,李世民时期哪怕再励精图治,也就亩产一两石左右!”
“最低是唐初的三到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