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两样东西(2/3)
一队蒙古骑兵向英法联军冲锋时,完全暴露在英法军队的炮火之中,那完全是一场血腥屠杀。
蒙古骑兵骁勇善战,但已经无法和现代装备的敌人争锋了,最后几乎是全军覆没,三万多骑兵,最后只剩下几个人。
萧权有文人和护才,而魏千秋的纯武人专克护才,二者打斗,难分上下。
日后的战斗,萧权必须要有更高更好的实力加持,对魏千秋的纯武人才会有胜算。
当年萧家军全军覆没,纯武人功不可没,可见他们战斗力十分强悍,令人生畏。
如今萧权给护才配备了最好的冷兵器——惊魂刀,接下来,萧权还要将热兵器——枪支给他们配起来。
枪支和惊魂刀的配合,一定能使护才在战斗中占着绝对的优势,不是一点点优势,而是绝对优势。
枪支,这是萧权要的第一样东西。
第二样东西,看起来无比平凡,甚至普通得让人看不起,可它却能解决一个国家的大问题,粮食问题。
萧权要去找番薯。
番薯,又叫地瓜和红苕。在华夏的饥荒年代,番薯拯救了无数人的性命,它在人类历史上的贡献绝对不低于五谷稻米。
只是在华夏,番薯传入的时间很晚,最早的记载是在明代。
而后来的华夏清朝时期,全国人口从一个亿增长到四个亿,番薯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口是国家之根本,要养活一个国家的人,凭借大魏现在的农业生产力十分困难。
萧权如今有了点地位才能吃饱饭,以前是秀才的时候,肚子基本没饱过。
当时萧权住在京都郊外,并不是生活在贫瘠的土地,可就算这样,田里种的粮食,他们一家三口完全吃不饱。
民以食为天,萧权相信,只有吃饱了,才能干大事。
番薯不挑地方生长,容易存活,产量还高,饱腹感强,是最佳的充饥食物。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不管是百姓还是护才,不管以后和魏千秋怎么敌对,粮食是极为重要的储备。
以大魏的科技和条件,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萧权都不敢想,毕竟杂交水稻需要技术研究和培育,大魏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也没有这样的人。
可是番薯是天生的,是大自然赐予给人类的食物,萧权相信,它就在哪一个角落,等待着萧权找到它。
萧权问过大同公主,也细细地描述过,问她是否见过番薯,公主摇头,西域的饮食结构和大魏相差无几,其他并无太大的差别,只不过是西域进入了热兵器时代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