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选试(1/4)
接下来江畋身为东海世子的日程,一下子进入了紧接无暇的繁忙阶段。除了雪片一般送到门下的拜帖和礼单、各种名目觐见和拜揭的申请,各家门第赴宴或是游乐的邀约之外;还有一些连江畋,都没法拒绝的社交。比如参加南海嗣君组织的,各家子弟汇聚北山的大型游猎和逐射竞技;或是校阅广府境内的公室军和各路镇防兵、守捉、团结营的会操;又比如受邀参观,位于南海、各区内的水利机关工场、冶炼工坊和大型矿山。而到了抵达广府的第四天,江畋甚至受到邀请,来到了位于广府五城的中城区;也是包括各处署衙、官廨和豪宅府邸、高门甲第遍布,历史最为悠久的核心老城区。作为特邀嘉宾见证着,两岭贡院正在举办的府试。这可不是什么等闲的场所,而是为国选材的重大项目和官僚体系的基石所在。通常除了朝廷委派的主考官和助考、佐副;就连传统的公卿贵胄,也没有资格出现在这种场合。但显然在当地一家独大的南海公室例外。在岭南、两岭地区,或者说是广州府境内,所定期举办的选材考试,有大、中、小三种区别。其中的广府大试,就是通常情况下的国朝科举;分为乡试、府试、省试和殿试四等。只要能过省试,就是正儿八经进士。而殿试只是专供天子和宰相们,当庭决定进士们的排序,以及选拔状头/榜首和探花郎的后续流程。而得益于穿越着前辈梁公的遗泽,直接沿用了后世诸多成熟经验和教训。这个时空的科举考试已演变得相当周全。不但有糊名和卷抄,考官同籍避嫌制度,还采取大臣举荐数倍的候选人,天子随机抽取/指定监考的方式,大大遏制了考试前的行卷(投机)活动。更建立了童(生)试和院试的预备阶段,以认证士人的优待身份。只要成为童生,就有资格靠私塾混饭吃。而通过院试哪怕自后终身不第,也可进入学官/学政的偏途,混一个末微的官身。等于是少量额外增加的科举成本和体制身份,变相笼络了天下大多数的读书人/有识之士。而省(台)试更是被分为,进士、同进士、权同进士的三甲序列;其中头甲的十几名进士,直接可以当殿放官选任;二甲的同进士,需要进过吏部的释褐试;三甲就只能成为选人,却扩大了选官和候补的人材储备。因此,府试才是天下大多数读书人,真正身份蜕变的关键阶段;越过了这个门槛,就能成为所谓的举人;虽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