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四十章盛会一(2/3)
也是无与伦比。当看到史官也在的时候,学子们更是兴奋得满脸通红。青史留名!这可是青史留名啊!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拼搏一辈子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能够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吗?若是还能够留下那么一小段自己的功绩,那就死而无憾了!而偏偏这些梦寐以求的东西,现在,就在此刻,那三位得主竟然同时拥有了!嫉妒已经不能用来形容众学子的心情了,当他们看到方院判捧着金册,一步一步缓缓走上高台的时候,恨不得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哗哗哗!!!」掌声雷动,如同海啸一般。韩度的耳朵都被这巨大的声音震到发痒,又不好在这样的场合伸手去掏耳朵,只得侧头找朱允烨说话转移注意力。「皇上真是高明啊,简简单单一个记入史书,就能够振奋所有学子,臣真是万分佩服!」韩度说的是心里话,若是没有朱允烨来这么一出。今日的盛会虽然也宏大热闹,但是绝不会像现在这样,让所有学子红着眼睛群情激动。这是大明的风气造成的,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还是要超过财富。虽然十万贯也非常吸引人,但是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效果。绝大部分学子或许十分热衷的,但是也有少部分学子并不在意钱财。甚至有人将钱财视为粪土,不屑一顾。不得不说,朱允烨现在真的算得上是一个成熟的皇帝。知道怎么用最小的力气,去拨动最大的效用。记入史册对于他来说不过是吩咐史官一句而已,却能够得到莫大的好处。朱允烨听闻之后,同样侧头笑盈盈地看向韩度,「还是舅舅有远见啊,朕都没有想到,才两三年没有来书院,书院的变化竟然这么大。」「你看看这些学子,足足有几万人吧?朕记得书院以前没有这么多学子啊!」韩度低头回应,「没有那么多,书院现在有学子一万七千余人。上次皇上来的时候,学子的数量就已经超过一万了,这几年只是增加了几千人。」「不过上次并没有把这些学子集中起来,所以皇上才会觉得书院学子并不多。」朱允烨点点头,别说是一万多人的场面,几万人聚集在一起的场面,他都在大教场见过。五军都督每年演武,皇帝都会亲自驾临。「这样的盛会,书院以后就应该多搞啊!若是不搞,哪里能够看到如此胜景?」「是。」韩度微微躬身。在两人闲聊完后,方孝孺也恰好走到高台正中。震耳欲聋的掌声在短短几息之间消弭下了,方孝孺一手捧着金册,一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