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历史军事> 诡三国> 第四零四章 又一次的选择(3/4)

第四零四章 又一次的选择(3/4)

>

    斐潜不由得愣了一下。



    斐潜忽然觉得这画风有些不对啊,按照正常的三国演义里面经常出现的场景,不是应该说一些“杀俘不详”之类的话语么,怎么这么干脆利落的一句“坑杀即可”了事?



    贾衢注意到斐潜的沉默,以为是要再给详细一些的理由,便很平淡的说道:“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过制则乱,过作则暴。不事农桑,失其和;不恤乡土,失其序;擅动刀兵,目无王法,暴乱之人,死有余辜。”



    斐潜忽然明白了,为何皇甫嵩当年坑杀了那么多的跟随黄巾的百姓之后,竟然没有一句残暴之评,原来如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斐潜过长时间的迟疑,让贾衢不由得生出了些诧异之色。



    斐潜在心底长叹了一声,然后说道:“今地多荒芜,尚无人可作。”



    贾衢恍然道:“使君所虑极是。然其首恶未除,恐难以指使也,留之恐怕……”



    贾衢认为斐潜的考虑也是有道理的,不过既然自己负责这一块,当然也要将困难说清楚,当然,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斐潜手中,因此包括贾衢在内的众人都在静静的等待着斐潜的最后的决定。



    一言即可决人生,可定人死,一言不合千万人头落地,说起来似乎狂拽吊炸天,可是真的当这个决定权交到自己手里的时候,斐潜却发现选择起来是如此的困难。



    这些白波军,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个河东的河内区域的农户猎户,要么是因为交不起赋税,要么是因为被黄巾所携裹,成为了白波军,成为了贾衢眼中的“死有余辜”之辈。



    问题是这样的看法,斐潜意识到,这不仅仅是贾衢一个人的观点,而是与贾衢一样的士族之人的公论。这些原本农民,因为反抗了,违反了整个士族得以生存的基础规则,成为了汉朝秩序的破坏者,所以必须死。



    若是两军交战,那自然是毫无疑问,你死我活没什么好选择的,但是如今这些人已经缴械投降了,按照道理来说应该算是俘虏了,还是要杀么?



    但是真的不杀,也是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