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历史军事> 三国之谋伐> 第三十六章 阵斩蹋顿(1/6)

第三十六章 阵斩蹋顿(1/6)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夏秋时节,草木即将枯萎,为应对严酷寒冬,正是牛羊养膘的时候。 旷野之上,乌桓族的牧人们抓紧时间放养牛羊,凌厉的秋风吹拂着大地,山林满是沙沙婆娑之音。 谁也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平和的日子,远处白狼山中,忽然出现了无数人马。 牧人们几乎是第一时间吹动了号角,也让张辽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暴露了。 其实他们才刚出白狼山,白狼山的地形复杂,出去之后就是柳城一带的大平原,后世朝阳市附近郊区一带。 当时的柳城方圆百里丘陵、山峦无数,水草也比较丰茂,不像后世那样已经出现了严重水土流失。 所以在此地居住的二十多万乌桓人都会在周边草原、山林间放牧,足迹遍布了整个白狼山。 张辽大军在山间行走,从沟谷深壑当中走出山林,远远的就已经被在山间放牧的乌桓人察觉,立即用号角警示。 这边号角一动,就仿佛捅了号角窝一样,此起彼伏的声音响彻整个旷野,各地放牧的乌桓人由远到近,不断传播信号,让柳城乌桓王帐得知情报。 自古以来,游牧民族都是如此传播信号。历史上曹操奇袭柳城的时候,也是因为被人提前发现,被迫仓促进攻,反而取得了胜利。 这是因为虽然曹操是仓促进攻,但架不住乌桓人连作战的准备都没有,人员集结、阵型组织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 乌桓人呼喝着,呐喊着,连忙号角如浪潮汹涌。但真正第一时间赶过来集结的人却极少,过去了快半个多时辰,也仅仅组织起了数万人,而列出阵型的却只有数千。 但出了白狼山,只有几里路就能到柳城,站在白狼山山上的坡上,远远地就能看见远方那座无数帐篷连接起来的乌桓城市。 半个时辰的时间,足够张辽已经集结好并且列好战阵的万胜军靠近到柳城前。 在刘备还未下达进攻命令的时候,张辽就敏锐意识到了敌人的破绽,以招牌阵型锥子阵,向着敌人的方向凿去。 战场上顿时喊杀声一片,秋日午后的阳光不算炙热,东方的天际甚至还有阴云朵朵,冷冽的北风呼啸而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的气息。 万胜军最前面的便是张辽,他徒步下马,手中的大刀高高举起,在他的身后同样是一支数百人的长刀队,此刀由青州最好的铁匠打造,只有不到一千把,长近一丈,刀刃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