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历史军事> 三国之谋伐> 第一章 婚姻价值观(2/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一章 婚姻价值观(2/5)

后之所以依仗董卓,只是临时利用而已。隔了七八代的族人,不可能让他取代自己亲侄的地位。一个骠骑将军打发就行,要是董卓还不满足,想做执掌天下大权的大将军,他也不看看自己够不够格。” 刘备又问道:“那依四弟之见,董卓会何时失势?” 陈暮想了想道:“依我之见,最迟明年,董卓就得升任三公,权力明升暗降,届时我与大哥回归中央,辅佐天子,差不多也该是那个时候。大哥两救太皇太后,简在后心,只要当下能治理好青州,升迁无碍。” 骠骑将军是万石,仅次于大将军,位比三公。三公也是万石,理论上来说,双方平级,为什么说是明升暗降? 这个其实应该不用解释,简单概括就是骠骑将军有兵权,三公则只有参政权,实际权力不大。 如果董卓真的想要更进一步,以外戚身份担任大将军,除非他能说服董太后。 一旦董太后不同意,那政治斗争的结果,顶多就是给董卓一个三公养老而已。等权力慢慢被架空之后,一道诏令让他辞官回乡,没有第二个下场。 听到陈暮的分析,刘备也觉得有道理,这世上哪有不让自己亲侄子上位,让一个隔了不知道多少代的远房侄子上位的,便点点头道:“升不升迁的其实无所谓,主要还是能够尽早回中央辅佐天子,虽然我反对废帝,但木已成舟,也只能盼望陈留王早日亲政,这样我才不负先帝所托呀。” 谈起汉孝康帝,场面一阵沉默。 陈暮也没有说话,刘备的目光里露出黯然落寞缅怀追忆的神情。 汉孝康帝可谓他们兄弟的伯乐,如果没有先帝提拔他们,即便他们立的军功再多,不贿赂宦官的话,也难以走到今天的地步。 虽然刘备对先帝的很多做法都不太同意,比如花钱买官、横征暴敛,但不可否认,根据汉朝的二重君主制,刘备就是刘宏征辟的臣子,那么他就有向刘宏效忠的义务。 刘宏死了之后,那么刘备下一个效忠的,就应该是刘宏的儿子。 这种观念,其实是传自春秋战国时的分封制。 简单来说,刘备被刘宏亲自征辟,那么刘备就是刘宏的家臣。 而刘备征辟的人,相当于刘备的家臣。 并且刘宏家臣的家臣,也就是刘备征辟的人,并不是刘宏的家臣。 所以刘备征辟的人,首先会效忠刘备,其次才会效忠天子,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 这也是为什么汉朝如此重视门生故吏的原因,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