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历史军事> 三国之谋伐> 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强多了(1/6)

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强多了(1/6)

北海国,平寿县。 关羽平定齐国的消息,早就传到了北海。 但一月二月对于黄巾来说,是最重要的两个月,因为他们要忙春耕。 所以哪怕消息传过来,也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该种地种地,该开垦开垦,北海的局面依旧混乱。 也许有人奇怪,为什么北海黄巾老老实实种地,局面为什么还是处于混乱之中? 原因很简单。 黄巾与黄巾之间并不统属,互相时有攻伐。 而且黄巾首领大多不识字,没有内政能力,全凭自己的喜好做事。 比如时不时要杀人,时不时就抢掠,时不时就夺人妻女。 底层黄巾士兵种地,其实大多是自己主观行为,并不是那些首领的命令。 要让这些大老粗治理地方,实在是为难他们。 所以实际上别看黄巾占领了北海东莱,赶跑了地方豪强和贪官污吏,土地也都到了黄巾的手里。 可正因为不会治理,地方情况反倒乱成一团麻,比有官员豪强的时候还要糟糕。 特别是他们杀死了大量豪强,外界的商人不敢进去贩卖,里面内部交易有限。这样就很容易缺少油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更引发内部矛盾。 因此当关羽一开始杀入北海的时候,一路攻城略地,轻易就攻破了北海治所据城,并且拿下了平寿县。 这二地到手,就算是打开了一个不错的局面,只要继续往东平推,就能平定整个北海。 但让关羽没想到的是,有内部矛盾的时候,黄巾会持续内卷,争斗不休。可一旦有外部矛盾进来,就会立即抱团起来,一致对外。 在北海黄巾最大的势力渠帅张饶的带领下,二三十万黄巾大军聚拢,打了关羽一个措手不及,被围困在平寿。 若不是关羽据城而守,再加上黄巾内部人心不齐,不愿意死命进攻,没准平寿早已经摇摇欲坠了。 这种情况其实就是转移矛盾。 一般来说,是后世各国政客们常用的手段。 比如后世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帝国,国家陷入内部矛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元首就通过发动战争来转嫁矛盾。 而北海的黄巾,则算是被迫进行矛盾转移。 这是陈暮预料之中的事情,从关羽当初请命要去打北海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会有这么个结果。 但没办法。 北海的黄巾内部矛盾,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一直打到几年后孔融上任都没消停。 后来孔融还想要插手其中,结果被北海黄巾差点顺手灭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