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八十八章 卢植来听课(3/5)
君之事。从上到下建立了共同意识概念,任何事就好做了。…………与此同时。劝说皇甫嵩失败的卢植,坐着牛车,带着弟子离开军中。其实他本来是因为攻打黄巾时,得罪宦官而被下狱的,只是因为闻人升异军突起,他没有了这一遭遇,但也失去了兵权,贬为庶民。还有一件事情他没有对皇甫嵩说,那就是他其实也觉得:太行山人那一套有可能解决大汉真正的问题。皇甫嵩和他的交情是极好的,或者说皇甫嵩为人很正直,平定冀州黄巾后,就说功劳全是他之前打下的。这可是军功啊,别人抢都来不及,皇甫嵩直接让了出去。这才让历史上的卢植得以官复原职。皇甫嵩真要派兵去打的话,他觉得对方还不一定能打得赢。他想了想,没有返回乡里,而是向太行山走去。知彼知己。要先知彼,才能有所针对。他只是从商人、士子的口中得知,太行山人主张:“君要民来择”。这分明就是造反。当然汉末想要换皇帝的士族和豪强数不胜数。以前就有霍光。后来又有董卓、袁绍。这都是明晃晃的。相比之下,太行山人的话,不过是更进一层。“只是如何保证能选出贤明之君?只靠一个贤明之君就能解决事情吗?”想到这里之后,四十多岁的卢植带着对大汉的满腔忠诚,还有忧愁,来到了太行山中。他139年出生,192年死亡,现在是185年,他自然不知道自己没几年好活了。他以前是失望和迷茫,只想归隐,现在有了太行山人的话,他还想再奋斗20年。当他携带弟子赶着牛车来到山中时,听他说是来听讲学的,对面按部就班地登记,发给粮本。“这是临时用的,你们要是定居就给你们永久的。这是听讲的基础粮食补贴,不花钱,但要考核,考核三次不过就要花钱买。”登记人员说道。这是新出的。随着粮食增多,补贴听课者,就成了规例。这在后世再平常不过,因为上学会耽误一个劳动力太多时间,尤其这年头,五岁小儿就可以下地,拔草、捡麦子干很多活了。只有补贴,才能让家长们纷纷送来。要是还想收取学费,那只有少数有见识的家长会愿意,大部分人都是庸俗的,宁可让孩子在家里干活。白卢植听到这里就是非常震惊。虽说去洛阳听讲学也有补贴,但那是朝廷正统。而对方不过一个割据之地,竟然也能做到这种事情,那就非常可怕了。随后又有人带着他们进去听课的地方。他们来到一大片山坡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