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应聘者(3/6)
面的投入大概也需要两百万左右,还不包括后续的培训费用。”
赵强问:“王院长,那医院目前的患者流量大概是多少呢?如果我们重新运营,要多久才能恢复到正常的运营水平呢?”
王院长摇了摇头说:“现在患者流量很少,每天来就诊的患者大概只有几十人。如果能够重新注入资金,更新设备,引进人才,我想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能够恢复到正常的运营水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文他们又在仁爱医院里实地考察了一番,查看了医院的各个科室、病房以及医疗设施的现状。
回到公司后,杨文再次整理了关于康源医药研发公司和仁爱医院的详细信息。他深知,这些信息将决定公司是否要迈出这关键的一步,在医药领域开启新的篇章。
他拿着整理好的资料,再次走向杨开的办公室,这一次,他的心中更加有底,因为他带来的是经过深入调查后的最准确、最全面的信息。
杨开看着杨文交上来的文件,表情严肃而专注。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他的目光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详细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前景的预估上缓缓移动。
文件中关于康源医药研发有限公司的部分,杨开看得格外仔细。他深知一款有潜力的新药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那五百万的资金需求虽然不是小数目,但如果真如周教授所说,新药一旦成功推向市场能占据10%的国内份额且在国际市场还有巨大潜力,这无疑是一个诱人的投资。
他不禁喃喃自语:“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市场一直都很庞大,如果这款药真能在降低血脂方面有更显着效果且副作用更小,那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
接着,他又翻到了仁爱医院的资料。八百万的设备更新费用和两百万的人员引进费用,再加上半年到一年的恢复期才能达到正常运营水平,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杨开也看到了其中的潜力,仁爱医院曾经的骨科技术优势如果能重新被挖掘,再加上地理位置的优势,也许能够在当地医疗市场占据一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