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天下熙熙(1/4)
赤女是位极贴心的长史。
两枚金簪一左一右呈上。
前者像女子之物,格外精巧。后者却古朴大气,显然适合乌由。
而这其中蕴含的意义,只叫二位商人身躯颤颤,仿佛有什么东西自胸膛中跃起,而后脊骨处如电流击中,抑制不住的战栗感油然生出。
在秦国,他们作为商人,是没有资格用一切好东西的。
丝绸、绢布、金玉、珠宝。
哪怕富贵如乌由,身上都连一枚玉佩都不敢佩戴——这,便是他们的处境。
但如今王后所说之事还未吩咐,便已然破格赠下这两枚金簪!
这其中蕴含的意义,绝非是只叫他们簪戴,而是预示着来日,他们这等身份,也能有更上阶层的跃升!
家族,子嗣,儿孙。乃至他们自己的功绩,都将铭刻于族书,代代流传!
再有那些利来利往,那些“上则富国、下则富家”的点评,还有夸赞他们能将物资流通运转的溢美之词……
这一切的一切,都叫二人此刻虔诚又专注,恨不能像一旁刀笔吏那般奋笔疾书,记下王后说的每一个字。
想到此处,二人对视一眼,郑重接过那枚金簪,而后亲手簪戴,又深深拜下:
“但请王后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兰池宫安静下来,史官在一旁满头大汗,落笔不停。
而赤女悄悄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知怎么,臂上汗毛也缓慢竖起。
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她已见证极了不得的史书大事。
唯有秦时深深笑开,只认为这是自己想要号召商人的手段,因而很快吩咐道:“既如此,便来听一听我的要求吧。”
她的需求其实很简单。
在第一场大雪来临之前,将所要推广的物资尽可能的推向所有严寒的乡县村庄,推广给贫民百姓。
这其中,物资乃是成套的。
曲辕犁,独轮车,陶炉,蜂窝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