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一个月,我要看到一千万两(2/3)
不配说话。”“你,你,你是太子,就这么看朝堂诸公?”“公个屁,别理他们。”李承乾道,“姑姑,我今天是来和你谈盐政这个大生意的,别人的意见不重要。”“我怕你担不起这个责任。”“我担的起,我只是怕您担不起。”李承乾说着,拿出一本小册子放在石桌上,“这是当年叶轻眉搞出来的新式晒盐法,很完美。”“叶轻眉!”听到这三个字,长公主面色一变,定定的看着桌面上的小册子,思绪流转之间,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生活在那个女人阴影下的日子。“一个死人而已,别把她看的太高了。”李承乾笑着道,“她要是真的有传说中的那般无所不能,就不会死了,您说是不是?”呼!!长公主长出了一口气,盯着李承乾道,“朝廷的盐政不是儿戏,既然你有这个心思,应该也想好了应对的手段吧?”“谈不上什么应对不应对,我的想法很简单。”“盐这个东西,和其他的商品一样,不过就是制造、运输、贩售三个阶段罢了。”“有了这个新式的晒盐法,制造是没有问题的,大规模制造也没有什么问题,而且规模越大,成本越低,产量越大。”“至于运输和贩售,内库的渠道遍布天下,商队亦是遍布天下,利用内库的资源用这新式的晒盐法把盐搞出来,再利用内库的渠道,把这些盐放到内库的店里售卖就是了,我的条件只有两个,第一个,每年五千万两的盐税,第二个是盐价最高十文。大庆现在官盐的价格大概是三十文一斤,私盐十文一斤,所以,内库的盐价只要开始的时候在十文以下,无论官盐还是私盐,都竞争不过你,不需要多久,内库就能垄断整个市场。”“十文一斤,你疯了,这是赔本赚吆喝。”“赔本,赔什么本,我算过,只要规模上来,一斤盐的成本最多三文钱,如果生产控制的好,规模扩大到现在官盐的规模,甚至有降到一文左右,你卖十文,十倍的利润,怎么可能亏。”“生意不是你这样做的,算个成本,就能真的有这么多利润了,其中还有……”“就是这么算的,姑姑,数学骗不了人,我计算过,哪怕内库从头开始建造盐场,只要规模达到官盐的三分之一,把成本摊开来,只需要三年,仅这一项的收益,就接近亿两,姑姑,您只是掌管内库而已,钱都是老头子的,您帮他赚那么多钱做什么,差不多行了。”“哪有你说的那么简单,直的这么干了,朝廷的盐政可就……”“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