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一人执笔,该慌的不该慌的都慌了(1/9)
当媒体解构的角度开始向深处进发时,整个东北该慌的不该慌的人都慌了。南方周末刊登了熊培云主刀的文章。因为大主笔阎烈山气到破防,在那儿疯狂怒骂,叫嚣要告死方星河,所以只能换个人来输出真正的杀伤。文章题目是《笼罩在东北天空上的一张巨网——方星河眼中的黑暗铁幕》此文一出,便同时震动了文坛、教育界、媒体界和中学生以及……东北人。因为这货真的看懂了《苍夜雪》里的好多细节。“第一时间拜读,并且连夜深读三遍,我想提出一点和大家不同的意见,帮助大家理解此书。窃以为,《苍夜雪》的痛,是一种深沉绝望的痛,许多当代知名作家不太喜欢《苍夜雪》的结局,而我反倒认为这才符合时代语境,更符合方星河想要表述的核心宗旨。方星河使用了一明一暗、一主一副、一前一后两种视角,处理得尤为精妙。在陈苍的主视角里,世界是鲜活而又简单的,没有特别好,也没有特别坏,是那种我想逃就能逃开,我不看就不存在,我愿意改变就能改变的单一结构,‘我以为我看到的已是真实’,在所有的单数章里面,陈苍属于青少年的幼稚和一厢情愿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包括最后的复仇,注意到没有?它是单数章。方星河很清楚现在的年轻孩子们喜欢什么,他用详尽的笔墨构筑出了足够的复仇正义性,最后再把情绪释放出来,以满足一般年轻读者的期望。但这只是表象,是他引导你们去看的东西。而在双数章的上帝视角里,世界才是真正的真实。以宋租德口中的名言为例:我们共同构建了这张网,而上位者是撒网的人,你们这群泥腿子,注定永世不能翻身。再比如复仇前的最后一个双数章,方星河写了鄢老板要为儿子的订婚对象展现家风——恰恰是根本没有的东西。这不但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更是一个异常深刻的现实映射点。特意住进旧房子,用旧家具,亲自打扫卫生做家务,以示朴素不忘本。然而那栋旧房子是机械厂最好的领导房,120平,再对比一下陈苍家的37平,是不是格外的荒诞?所谓的旧家具,最时髦的家电一应俱全,但是陈苍邻居家里常年点蜡。所谓的亲自打扫卫生,是找人把脏活累活都干了,然后再搞点表面功夫。最后陈苍蜷缩在顶楼角落里躲到天亮才能混出去,是因为楼下有保安站岗,但彼时的机械厂,设备早已被卖空,需要站岗的地方只剩下了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