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我就是独夫(2/5)
,有些人又蠢又坏,读书怎么可能没有用?”是时候对着这种谬论真正开火了。不再那么文雅,不再那么意象,不再那么美好,而是直接正面A上去。王桐意识到有料,精神顿时一振,急忙追问:“但是很多人都骂你沽名钓誉,因为你不靠读书也能活得很好。甚至他们认为你压根就没有认真读几天书,是天赋支撑你走到现在,你不管干什么都能成功,这恰恰证明了读书与否对于特殊人才根本没有决定性的意义。”真能扯淡。方星河不想打没意义的嘴炮,于是就把那篇《读书的附加值——从街边一碗手工面条到摩托罗拉》递了过去。“给贵社准备的新杂文,我读书的附加值确实没有那么高,但是我相信普通人不一样。”王桐非常诧异,他抬手中止采访:“稍等片刻,我看完咱们再继续。”新杂文整体上有一种非常朴实的气息,讲的是后世人尽皆知、但在此时很新鲜的经济学道理。方星河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写了一个小故事:“暴富不想读下去了,他家有钱,可以养他一辈子。小延边也不想读下去了,他家有祖传的冷面手艺,于是跟暴富合计:到时候咱俩合伙,开一家冷面馆,你吃过我家的冷面和辣白菜,香不香?暴富猛猛点头,说贼踏马香,我能干三大碗,这生意肯定行!他俩就开始劲儿劲儿的幻想未来,仿佛美好生活指日可待。我忍不住给他们算了一笔账。我告诉小延边:假设你把卖冷面当成翻身的机会,那么你有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一,念完初中就辍学,借2000块钱到学校对面开个小店。根据校门口馄饨铺子的销量来判断,最理想的情况下,每天你可以卖出去100碗,去掉所有成本之后净赚20块,一个月600,一年7000。然后有些人不会给钱,扣500;有些钱你必须得交,再扣500;房东想涨租金你得忍,又扣500;吃穿住行一年1500,算你每年能攒下来4000块钱。忍气吞声撑到十年后,存款4万块,终于可以盘下来一家正经馆子,雇几个厨师和服务员,做大做强了。但是,当了老板之后,你仍然要亲手做冷面。那可是你们家的祖传秘方,酱料啊配汤啊食材啊,都得亲自经手才安心。然后渐渐的,你发现你的大馆子开了个寂寞,本质上你仍然是一个小手工摊贩,还是在凭借祖传秘方赚那点辛苦钱,什么都没有改变。如果厨师的手艺不好,他可能还要拖你后腿。你开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