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宿仇得报(2/4)
之凭证?”“观二袁往日行举,此必然之事也,皇后不必疑虑。”赵基依旧平静回答,现在朝廷需要新的‘宿敌’,袁术已经不行了,曹操又是阴沟翻船,朝廷、吕布、自己,都需要一个共同的敌人,为维持同阵营的关系。这个敌人不可能是刘备或刘表,也不能是扬州牧刘艾,只能是袁绍。这个道理吕布肯定能想明白,可迟迟没有等来这方面的消息,说明吕布那里想要指认袁绍为‘朝敌反贼’,缺乏推动的必要影响力。这说明朝野有太多的力量在反对、阻挠这件事情,换言之,阻力来自皇帝与公卿。伏寿又是沉默片刻,问:“朝廷近况如何?”“公卿中孔文举敢于批判袁氏之反骨,余下多怀观望之心。不过今岁臣出征关东,公卿中通贼谋乱者少于去年,实乃可喜可贺之事。”也就弄死了一个光禄勋陈宫,打碎了兖州派系的重组与形成。弄死陈宫的关键,就在于陈宫手里真有兵权,还敢真打仗。这跟之前那些公卿有本质区别,不能仅仅断腿了事。断腿,是吓不住陈宫的。伏寿有些受不了赵基的直率与轻狂,转而就说:“曹操真是臧公旧吏举义攻杀?”“此天下共识也,皇后不必疑虑。”赵基继续为自己辩解:“若是臣想诛杀曹操,岂会令兖州大乱?实乃事出偶然,反应不及,才惹出如此多的灾祸。不过曹操五毒俱全之徒,死不足惜。臣听闻曹操死讯传到徐州,吏民弹冠而庆。”赵基讲述徐州反应时也没什么笑容,曹操活着,那曹军两次屠戮徐州的血仇就很难遗忘,当世徐州人都会牢牢记着这件事情,也都能在一个反曹立场下更容易达成和睦、合作意愿。曹操死了,仇报了,也就意味着徐州反曹阵营的瓦解……对赵氏的依附、配合力度都会下降。说的再直白一点,赵基很难保持像之前那样调动徐州方面的影响力。现在徐州各方势力,复仇之后就要考虑更为实际的事情。伏寿听了点着头,就连她听闻后都有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喜悦。这股喜悦之后,也有空虚……不知道以后该干什么。向曹军复仇,是此前徐州头面人物的共同心愿;特别是臧洪被曹仁伏击重伤后,这股仇恨更是炽烈。没有机会就忍耐着,有了机会自然会主动、被动的参与进来。现在赵基偶尔复盘时,也会进行反思……如果当时张纮不在自己身边,自己受到徐州方面的影响少一些,或许曹操真能豪赌成功,从鸿门宴中保命。只是人非草木,又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