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虎贲精神(1/4)
定陶城内,陈宫送走张辽后,也遣退众人,独坐阁楼静室之中。他身侧窗扇大开,本人则是静心反思。从吕布缩回去开始,他就明白自己的活路已然断绝。现在张辽入城劝降,就给了他一个体面的台阶,顺着这个台阶,他起码能保存定陶城中的兖州士民。可若顽强抵抗,除了带着全城吏民陪自己殉死外,更会引发其他变数。例如张杨,战争继续延续,赵基攻陷定陶后有较大可能顺手去打张杨。不是赵基与张杨有多大仇恨,而是破定陶后就与兖州人结下了大仇;为避免兖州人缓过劲后成为阻力,那赵基肯定会去打张杨。重点是击破、杀死、掳掠张杨聚集起来的兖州吏士,掐灭兖州人未来复仇的希望。张杨遭遇重创,吕布又怎么可能束手旁观?战争会进一步升级、扩大,吕布、赵基固然借着朝廷大义胡作非为,但朝廷大义也能约束他们,使他们做事时有所顾忌,很多阴毒手段无法施展。而继续扩大的战争,会撕毁朝廷大义的神圣性,让吕布、赵基失去那道奉天子以讨不臣的便利,也会暴露本身的面目。朝廷大义就是最华丽的服装,穿在身上十分华丽,但也限制了他们。当他们不再利用,也不受朝廷大义羁绊时,那才是出笼猛虎,择人而噬。所以摆在陈宫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尽可能保存兖州人的元气,为以后复仇做力量积蓄。只要他还想有朝一日有后继者为他复仇、翻案正名的话,现在就必须理智抉择,而不是拖着兖州人、朝廷社稷一起灭亡。反复思索后,陈宫也放松、释然起来。起身对外呼喝:“取一壶酒来。”“喏。”宿卫的一名郎官应答,很快端来一盘筛好的浊酒,盘中还有一碗今年的新米饭,一碟菜,一小碗酱咸肉。陈宫抓酒壶自酌,拿起筷子尝了尝咸肉,不由想起了雒阳大变的那一年。董卓霸京师后,曹操刺董失败出逃关东,很多有识之士也纷纷出逃关东,陈宫等人在路上与曹操相遇,当时还有刘备一行人。曹操曾经担任过任城国相、东郡郡守,与陈宫也是旧识。想讨董之初,陈宫应刘岱所邀出仕本州,后黄巾军入境,刺史刘岱战死,兖州有崩溃瓦解之状。陈宫与州吏万潜游说济北相鲍信,又联合张邈,才推举袁绍所任的东郡郡守曹操为兖州刺史。然后就是鲍信离奇战死,曹操又违背常理在徐州大造杀孽,还杀戮议论、批评曹操的名士边让,大有独霸兖州,威福自享之意。陈宫为了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