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科幻小说> 非正常穿越>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明如何分类?(2/5)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明如何分类?(2/5)

据存储?”“你可别以为这是小问题,”似乎是猜到了顾维的想法,槿拉出了一行数据:“对于任何踏出母星的文明来说,数据存储都是堪称命脉级的大事儿。”“以你的地球为例吧,所谓一个文明的数据总集可以分成数字化以及非数字化两个部分,数字化数据就是电子文档、互联网内容、数据库、音视频等等。非数字化数据则是书籍、手稿、石刻、壁画、建筑、口述文化这些,需转换为数字存储量进行估算。”“按照你之前描述的情况,地球上的数字化数据总量应该在150ZB左右,也就是150万亿GB,每年增长20%都算是慢的了。”“非数字化数据我简单估算了一下,差不多有个零点几ZB,简单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槿所谓的估算方式很简单。地球图书馆藏书量大概在一亿册出头,每册平均数字化存储量差不多约5MB(纯文字)至500MB(带插图)。所以总量估算约是65PB(纯文字)至65EB(图文并茂)左右。绘画、雕塑约5亿件,每件高清3D扫描约1GB,历史建筑约1亿座,每座建筑3D建模数据约1TB,这里加起来差不多是10EB。濒危语言5000种,每种记录1万小时音频差不多是约100TB,总量估算约5EB。剩下一些七七八八的东西加在一起,差不多就是150ZB左右。“如果用传统的4TB硬盘存储,光是一个地球所需要的数量就不会低于375亿块,”槿随口就说出几个相当虾仁的数字:“哪怕发展出DNA存储,也最少需要700公斤合成DNA——而这技术可比什么太空电梯复杂多了,简单刻录些东西倒是容易,但想要工业化难度甚至与11.9%光速的引擎是一个级别。”“也就是掌握DNA存储的文明,最少也都开拓了两个以上的恒星系,那时候他们所要考虑的数据存储又是另一个话题了。”“行星恒星尚且如此,一个常规星系呢?一个商业星系群呢?一个以几百甚至上千万星系为基本组成单位的文明呢?”槿说出的话如同一颗颗耳根,重重砸落在顾维心头。接着槿把差不多恢复清醒的诺诺放回地面,拍了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宇宙尺度的数据基本上都是以NB乃至DB起步,涉及到文明层次的计量术语则是“太”,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显示,当初周文明甚至开发了五个比蓝桥还大的星系作为阵列处理中心。”“在这种前提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