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其他类型> 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第282章 打破威尼斯电影节纪录!(2/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282章 打破威尼斯电影节纪录!(2/8)

演员的互动,也会激发更热烈的反应。

而很多时候,观众受群体行为影响,集体的意识会直接驱动;即使对影片无感,也可能因周围氛围持续鼓掌,形成一种所谓的“仪式感”。

有时候,片商也常以掌声时长,作为影片口碑的量化指标,用于后续宣传。

也就是掌声持续,已经开始“套路化”。

但不得不承认,掌声的长短往往在电影节,就是一部佳作的认可。

烂片肯定是得不到掌声的。

三大电影节中,戛纳的掌声文化最为突出,其纪录和操作机制已形成独特的“拍手大战”现象;威尼斯和柏林的相关传统,则较为隐性,更多体现在影片评价和观众互动之中。

威尼斯没有戛纳来的那么变态,其水上红毯的放映环境特殊和公众开放性,会影响现场互动的氛围。

所以鼓掌时间相对较短,通常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之间。

不像戛纳,普通民众没法入场,能参加电影节的都是媒体和电影人,所以看似专业。

威尼斯的鼓掌最高纪录,是《锡尔斯玛利亚》和《冷战》的7分钟和8分钟!。

柏林也差不多。

1分钟、3分钟、5分钟……现场的掌声持续了9分钟都没停歇。

陈瑾都已经不止鞠躬了3次。

这帮观众简直是太过热情,他毕竟没经历过三大电影节的洗礼,更别说《潘神的迷宫》的22分钟,但接近10分钟的鼓掌,还是让他感到有些咋舌。

这帮老外,手不会疼的吗?

哪怕你拍三下停顿继续拍,那也是手啊?!

关键评审团主席达伦·阿罗诺夫斯基也站在那带着节奏,老马也是跟双年展的主席一起欣慰的看着这一幕。

仿佛威尼斯,已经好久没有这样的盛况了。

上午的《杀戮》虽然得到了全场一致的好评,但5分钟的掌声和欢呼,还是跟眼下的氛围没法比的。

陈瑾真的想问问田状状,这场面有没有交钱,还是老马的主意?

是不是玩的有点太过了?!

10分钟的鼓掌?!

“要拿奖了!”

许安华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