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新现实主义 (一)(2/3)
分别是查海生、西川和骆一禾,只有骆一禾是中国文学系的,他一毕业就进文学名刊《十月》做编辑。查海生和西川,通通转了一大圈,西川干脆分配去研究美术,而查海生分配到政法大学做校园刊物的编辑,不是他写诗确实牛逼,后面没他起来的事儿。骆一禾平台最好,按照正常路子发展,他本来应该文学成就最大。要不说余切想得多呢!他脑子一转,就肯定道:“我后面当然要多来文学系,多看看现在的风向,我如果有什么作品,也肯定要多和各位交流。”季线林终于十分满意:“余切,你不要对文学社有敌意,文学社也可以是你的朋友,至于你自己有写作的想法,也可以来找我聊。”“我已经把五四文学社的得罪光了,他们这一波人不毕业,我肯定不敢加进去……我申请自己创个社团。”余切怕文学社这帮人作诗发狂了,激情作案报复自己。季线林问:“你创个什么社团?余切,一定要成立文学的社团。”“当然是文学的社团……既然五四文学社的写诗歌,我就主要以小说为主吧,主题是改开之后面临的各种时代变化……嗯,就叫新现实主义。”“这个名字还没传开,我先自己胡诌了个来安上。”季羡林很高兴:“新现实主义好,你们先自己去弄。”于是,余切点兵点将凑够了人,主要是他经济系的同学和西语系那波留学生,然后交书面申请给团委、学生会,经过批准真把这个社团搞起来了。他得到了一个免费教室——只有星期二和星期四的使用权,以及课桌、板凳六个,一副别人不要的乒乓球牌子——从课桌上搜罗出来的,还是个瑞典牌子斯蒂卡,以及两三根粉笔。还有一沓成色十分好的白纸。白纸是最管用的,这年头很多人用不了一张好纸,全是那种擦屁股都嫌硬的货,而且,一旦你写上字,它又像雾里看花——墨水深深地沁纸了。余切还拿到了社团经费,一共八十块钱。八十块钱能拿来做什么?可以买四百个乒乓球。余切买了两个球,然后把桌子并到一起,开始打乒乓球。其中一个板凳一坐就烂,余切干脆拆了板凳,用宽且长的那一面写上“新现实主义”五个大字,立在了课桌上。伟大的新现实主义学派,成立了!余切说:“如果有人来找茬,这个就可以拿来砸人……我们正好没有遮挡板,有个板子了,大家就不会发些本来要触网的球来作弊。”陪他打球的是俞敏宏的前偶像王锵,“那如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