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登龙门(第二卷结束)(4/5)
酒店,芥川奖的颁奖仪式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这条消息成为真正意义上,第一个以官方口吻,肯定的报道余切拿奖的消息。于是,一代人的记忆被“篡改”了,许多人都奇怪为什么消息再次传达了一遍,从昨天到今天,他们已经庆祝了一整天,现在居然又再庆祝一天,因为新闻“又“播放了一次。多年之后,这些人言之凿凿的声称余切拿奖的时候发生在2月27号,绝不是28号,绝不是2月的最后一天,“我们早就知道消息了”。当证据被呈上来时,这些人顿时傻眼了,觉得自己记忆错乱了。怎么会从27号变成了28号?这相差一天,并且属于十亿人的记忆错误,取代了“曼德拉效应”,今后当有人觉得这件事情发生过,而实际上并没有在当时发生,而是自己后来对事实的嫁接时,就会用到“余切效应”来形容这个场景,“余切效应”四个字成为一种专有名词。半小时后,更为正式的报道出炉,依旧是广播电台。这一次的报道中,播音员向观众介绍了芥川奖的来源,以及《狩猎愉快》的大概内容,并截取了一部分余切曾写过的优秀作品。目前为止,在官方的认定中,《大撒把》、《未婚妻的信》和《出路》是余切最为优秀的作品,老少咸宜,且具备人文高度。其中《大撒把》录制了全国性的电台连续剧节目,由数个演员进行演播,采取连载的形式。彼时的央台有几档新闻节目,分别是《午间新闻》、《晚间新闻》和《联播》,《联播》在80年从8点提前到7点播出,这个分量最重的新闻栏目,也是距离余切拿奖后最近的新闻栏目,许多时候,该栏目起到一个“浓缩”的作用,其他一些新闻都是从这发散、展开而来。因此这里的新闻字字珠玑,必须是真正的大事件。然而在当天晚上,却破格的给出了一分半的时间,前三十秒钟回顾余切获奖经过,中间三十秒提到:日本首相向中国作家余切,以及其他中国青年表示问好,这是属于你们的一天,这是属于文学青年的一天。后十五秒涉及到国内的定性:余切的获奖,说明中国文学已经在部分领域走出了一大步,接近甚至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以文见人,两国间有能求同存异的部分,欢迎来大陆进行投资和建设。最后十五秒涉及到“糖丸”。赵中祥老师这一次的声音不再磁性平和,而是略显严肃道:“余切同志的最新作品《小鞋子》描绘了一种疾病,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