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历史军事>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一百零四章 难说(1/5)

第一百零四章 难说(1/5)

    送往大朱棣这儿的东西其实都有生产日期和生产地。毕竟那么多东西,总不能一样一样地把生产日期和产地都给抹除吧。因此不管是生产日期还是产地,都保留了下来。不过朱云峰他们并不认为大朱棣能够看得懂公元纪年是什么意思。产地很好说。就说老朱念旧,在仙界创建大明仙朝之后,便把仙界的地名改成了和凡间大明一样的名字就行。生产日期就更不用多说,虽然西方已经出现,然而并未普及。我国采用的则是天干地支纪年以及年号纪年,公元纪年并没有传过来,一直到清初才由传教士把公元纪年法带来。所以从洪武十三年发现建文朝开始,一直到大朱棣登基,已经过去了七年。这七年小朱棣都放心大胆地给大朱棣送物资。只是没有想到,就算是这样,还是被他发现了,并且准确无误地推算出了时间节点是六百年后。三小只一时间纳闷不已。见到他们三面面相觑,大朱棣得意一笑。这七年时间里不仅仅洪武朝发展迅速,永乐朝也是进步飞快。虽然相比于洪武朝,他的永乐朝没有电力,然而毕竟有了洪武三十多年的基础沉淀,又有一次农业革命,生产力爆发式增长。民间粮价低廉,手工制造业迅猛发展,市面上的小商品大量增加,各类养蚕业、桑麻业、织造业朝气蓬勃。在这种情况下,加大对外交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朱棣又是个热衷于出海的人,在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他听从朱云峰的建议,开了当初老朱做的海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郑和下西洋也正式开始。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区别于历史上朝贡贸易体系,这次改为暴利倾销。大明的各种丝织品、瓷器、茶叶、酒水都高价卖给当地,换回大量金银珠宝香料以及原材料,让大明赚得盆满钵满。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大明与西方开始接触。因为此时西方虽然还未发现美洲,但已经出现了地理大发现的开端,大量西方探险家因为马可波罗关于东方遍地是黄金的传说开始往东方探索。本身美洲就是在这个探索过程当中被西方探险家发现,从而让大量西方殖民者涌入拉美和美洲。现在很多欧洲人尚未开启征程,可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贸易枢纽,当时有很多西方人在地中海与黑海之间的小亚细亚半岛活动。郑和的船队如今有了世界地图,一路穿过马六甲海峡,沿着印度半岛抵达了波斯湾,在那里见到了很多欧洲人,甚至在永乐六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