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国家昌盛,那就揍揍北元(2/5)
原来一石米约六七钱白银,也就是600-700文钱。可到了八月份的时候,南京粮价已经在往三钱跌,300文一石都快维持不住。这对于百姓来说,只能说喜忧参半。喜的是不会饿肚子了。忧的是财富大幅度贬值。毕竟古代社会粮食才是财富。不过总体来说,对于大明朝廷,那肯定是天大的好事。谁会嫌弃粮食多呢?手中有粮,就可以征调民夫修国家级工程,也可以下达很多惠民政策。就算吃不完,也可以用来养猪,刚好弄了很多种畜过来,拿陈粮喂养牲畜也能极大提高肉蛋奶的产量。所以这段时间朱元璋非常高兴。他一高兴,就不会找朝臣们的茬,朝臣们就不会死,那朝臣们自然也就高兴。唯一不高兴的就是季赫了。“我早就说过不靠谱,你非得一步到位,现在好了吧,自己找罪受。”秦淮河边皇庄内,季赫摆弄着新买的一台1万功率的火力发电机组,旁边朱云峰唠叨了他几句。季赫苦着脸,脸上的肥肉都消瘦了几分。今年上半年,他已经跑了三趟武安了,一去就是十多天,去解决那边的发电站问题。火力发电没有水力发电那么简单。虽然朱云峰订购的设备都是简化版,机械功率非常小,操作也简单方便。但不管怎么样,这仍然是复杂的工业机械,需要非常熟练的技术人员全程把控才行。这段时间问题频发,主要是管道,管道用的是法兰连接,可能是安装位置不正确,导致管道泄露。武安那边钢铁厂通过无线电台呼叫救援,季赫就得赶过去处理。如果处理不了,他就得拍个视频,又跑回南京,回朱家坪发给厂家那边问问情况。厂家都直接说了可以派技术人员来解决,他却有苦说不出,最后就只能再买一套,放在南京先进行研究。至少得培养一批熟练的技术员工才能真正用于炼钢,不然的话,一些技术问题没处理好,一段时间爆一次管,一年炸一台锅炉,这谁受得了?朱云峰之前就说过,应该先把机器放在南京进行试运行,等确定没问题之后再送去武安炼钢。可季赫自己跑到县里的火力发电厂,找了一些老师傅学习了半个月时间,就觉得已经没问题了,可以轻松搞定,就不想再浪费时间。结果就是苦果自己吞。“好了,小季也是心急,想尽快把钢铁炼出来嘛。”看到朱云峰在说季赫,老朱也是打了个圆场,脸上却有些心虚。其实这事也是他在背后怂恿的季赫。季赫一直想打日本来着,甚至弄了几个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