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历史军事>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十九章 大哥,AK47(2/5)

第十九章 大哥,AK47(2/5)

家安心就是了。”“唉,确实有些患得患失,毕竟咱们昌化可赌不起。”伍县令苦笑着摇摇头。昌化县可以说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代表,全县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土地都是山林。唯一的农田就是沿紫溪两岸的极少部分农田,就这点田得养活全县百姓已经非常艰难,很多百姓到了冬天没有余粮,还得上山打猎、挖野菜过日子。所以对于新农作物的出现,他非常谨慎。毕竟昌化县维持现状都已经十分艰难,偶尔遇到点小灾荒年月都要饿死不少百姓。一旦遇到大灾荒时期,大半个县的人都可能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哪怕这新稻种确实很厉害,可以达到亩产很高的地步,但水土不服这个东西是谁都知道的事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万一那新稻种在别的地方确实产量高,可到了他们这里就长不出水稻了怎么办?如果真是如此,县里的百姓都会没有活路。‘希望那新稻种确实有用,若是种在湖州常州的稻种都有如此产量,应该就无碍了吧。’伍县令心里想着。湖常二州加起来种了一百多万亩。那么大基数就应该能证明这些新稻种跟以前的稻种一样,哪里都能适应。如此他也好给百姓一个交代。“县尊。”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快步走进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穿着绿袍,属于八品小官。昌化县只是个下县,知县也就从七品,来人自然是正八品的县丞。见到他回来,伍县令忙问道:“明诚,此去州府,有没有探听到什么消息?上面什么时候分发稻种,湖州和常州那边新稻是否顺利产出?”字明诚的县丞却不慌不忙,走到桌案边倒了杯茶,不急不缓地饮了两口,笑眯眯地看着脸上急得像热锅蚂蚁的县令。“哎呀,明诚,你倒是说话啊。”伍县令急道。见他如此着急,县丞放下茶杯,笑道:“回禀县尊,消息传回来了,湖常二州种下的一百余万亩,亩产多则九石,少则七石,均在八石之间。”“八石?”师爷脸上露出愕然的表情,叹道:“我这一辈子都未见过有田亩能产八石,以前也只听说皇庄能产那么多,现在也算是真正见识到了。”老书吏笑道:“太子深谋远虑,不会无的放矢。这次常湖二州的试种大获成功,或许早就在太子的意料之中,因而这才让我们这些日子先誊写公告,以便于百姓换种。”“好好好。”伍县令大喜过望,连连点头,随后又想了一会儿,一边指着外面,一边回头走向书桌道:“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