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朱标要权(求订阅)(1/5)
‘师出有名.师出有名’朱云峰走后,朱元璋坐在书房的椅子上沉思许久。屋子里朱标就这么静静地看着朱元璋不说话。两个人都在思考刚才朱云峰所说的问题。其实朱元璋又何尝不明白师出有名的道理呢?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在建州女真这个问题上有些顾虑。只是他只意识到了乱杀女真人,会导致周边势力对大明离心离德,投入北辽的怀抱。却是没有意识到自己乱杀汉人,会导致汉人官员百姓对大明离心离德,最终在大明江山即将灭亡时离大明而去。看来历史上的自己还是太急了。朱元璋心里想着。他听完了朱云峰的讲述之后,也慢慢理解了他的意思。自己一急,安个罪名就开杀,那大家确实不服。即便是嘴上服了,心里估计也是不服气。关键是他并不只是以造反的罪名杀少数人,而是杀多数人,造成牵连太广,波及到了民间。百姓悠悠之嘴,士大夫在古代同样也是掌握舆论话语权的主力军。除非把所有人全杀光,不然事情总会传出去。如此所以才造成了明初将领、官员、士绅乃至于百姓都对大明渐渐失去了归属感。而朱云峰的办法也确实才是最好的办法。要讲究大义名分。也就是以正当理由动手。不能用这种一眼就能看出真假的理由去炮制案件。毕竟说蓝玉造反倒还有几分可信度,但说胡惟庸这种没兵权的人造反确实有点扯。只有拿出确凿的证据,拿出事实依据,才有理由动刀子杀人。“父亲,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沉默一会儿之后,朱标才开口说道:“云峰其实一直想说的是,不可以不讲道理地做事,当皇帝做的事,得让大家觉得公平才行,毕竟皇帝代表的就是大明!”“好了,我知道。”朱元璋罕见地没有生气,要是以前朱标敢用这种说教的语气,他保证发火。因为他知道朱标说的没问题。所谓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皇帝代表的就是大明,你皇帝都做事不公平,不讲道理了,那我一个臣子为什么还要兢兢业业为大明江山拼死拼活?这也就是朱元璋和朱棣雄才大略。加上后来的明仁宗明宣宗两代休养生息,国泰民安的治理,不然大明早期就已经出乱子了。所以在朱云峰点出了这些问题所在之后,朱元璋其实就已经明白其中的关键。朱标却锲而不舍地继续规劝道:“后来的事,大明要引以为戒,父亲,在这件事上,孩儿希望您不可以再独断专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