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其他类型> 大隐隐于市,道观值三亿> 第267章 修仙小说里对灵石的描写(1/4)

第267章 修仙小说里对灵石的描写(1/4)

    徐行暗自思忖着,认真地扪心自问起来:



    除了岸台法器勉强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炼器”成果之外,其余那些所谓的法器简直粗制滥造到了极点……



    想要不考抄… …借鉴,就想精进炼器技术,那实在是太特么耗费脑细胞了!



    讲真的,起初他收留海老板完全是因为心中的一丝怜悯与不忍。



    然而如今再回过头来看,拥有这样一位专业行家留在身旁充当参谋,着实为自己节省下了难以估量的时间成本。



    归根结底,像法铃这类东西虽说也算是宗教器物,但它们终究还是会被划归到古董的范畴当中去。



    而那些有着清晰传承脉络的珍贵物件儿,无一不是被紧锁于各大名门正派之内。



    自己多大脸能够借出来观摩研究呢?



    更何况,就算是能借出来,大概率也是需要对原物进行拆解分析的。



    真要这么干,人家不得把他弄死啊?!



    对此,他心里可是跟明镜儿似的,非常清楚自身的斤两。



    暂且抛开上述情况不谈。



    在民间广泛流传的那些已经断掉传承的法器,同样面临着诸多棘手问题:



    比如木质的符纸之类物品,由于材质本身的限制,很难长期妥善保存下来,能够留存至今的恐怕十不存一。



    至于泥塑雕像之类的,则更是在那场长达十年之久的浩劫期间成为了重点被捣毁的对象,损失惨重。



    甚至那些相对比较好保存的金属器皿,也难逃“大炼钢”时期人们的冶金热情。



    别说是宗教器物这种意识形态本有问题的东西了,殊不知搁那个时代,连镇河铁兽都被拿去铸铁轨了么?



    所以说嘛,侥幸剩下的器物。



    大部分都是极其普通的实用器、或者干脆都是只能归为杂项的小物件。



    既然是偏门收藏领域,受众肯定不多。



    受众少自然卖不上价、卖不上价自然没人愿意养护。



    所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