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谗言(2/5)
忌惮,防备,却又愿意重用,代代北国天子皆是这般。
令得许多勋贵都颇为不解。
却是有一点,大家都知晓,师家人似乎与玛羌关系不错。
当初世家那代唯一血脉逃出大齐,许多国家都是愿意收留他们的。
且看看这个家族的标签:忠贞不二,能人辈出,极运文道者!
且身怀血海深仇,被自家的祖国猜忌,最后落得个几乎族灭的命运!
再看看那一代逃出的史家唯一血脉,史浩川。
灵藏后期强者,军阵大宗师,且还是体、技、愿三系兼修者。
当初真树迟迟无法突破大齐防线,此人居功至伟。
这样的牛人,哪个国家不想要?
用不用是一回事,收了恶心恶心大齐,一捧一踩体现本国大度,更能削弱大齐名声,百利而无一害!
可偏偏,那史浩川去了趟玛羌后,却选择了当初实力并算不得拔尖的北虏。
当年北虏的实力,懂的都懂。
一个靠着虚张声势,趁火打劫得到了霜龙关,却无力南下,见好就收的王朝。
说的好听点,叫知足常乐,有自知之明;说的难听点,那就是真弱。
当年能得到霜龙关,真是捡了个漏,更是大齐的奇葩主次矛盾观所致。
也莫说当年了,现在的北虏兵势虽强,却依旧打不起持久战,这才忸忸怩怩,说要南下这么久了,都没半点动静。
就等着古匈奴起个头。
故而,史浩川当年选择投靠北虏,真算北虏高攀了。
既然这么恨大齐,想要率兵找虞家报仇,为何不投奔当时与大齐交锋不断、国力也强的真树?
选古匈奴也是不错的。
再不济,氐凉也不错,至少当初别人国君都放出话了,只要史浩川愿意去,绝无相负,以征北大将军职待之!
这暗示都如此明显了。
氐凉的北边,不就是大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