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绝陇之粮,胡兵之别(3/4)
麾下的胡骑来源为生活在定襄、雁门二郡的匈奴、鲜卑二胡。二胡中尤其是鲜卑胡,因与汉地接触时间不长,依旧保留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惯,因此尤善奔袭出走。
因此张虞的候骑们大多由鲜卑胡组成,在什翼的率领下能将侦查范围覆盖在五十里内,必要时能为大军充当轻骑劫掠粮道,这是汉骑所难以媲美的优势。
而在张虞麾下真正打硬仗的骑兵,大多是张虞从并州中招募的汉家子弟,而非看似野蛮的胡部子弟。
其实在边疆地区,胡人能战胜汉人,并非依靠所谓的骁勇强悍,或是说所谓以力取胜。反而是汉人军队依仗肉搏与正面的能力,更倾向于打硬仗。
至于胡人为何能屡次战胜汉人,或是说汉人王朝喜欢用胡兵,并非汉兵不如,而是胡人更具备性价比。胡人依靠恶劣的环境,长期狩猎所培养出的军事素养,比耕作的汉人更能通晓谋略与战术。故实际上,胡兵与汉兵的角色要反过来。
以何为证呢?
其实以两汉为例子便能明白,刘邦的白登之围其实不是刘邦正面打不过冒顿,恰恰是刘邦率汉军从太原一路屡破匈奴人,率兵长驱至平城,中了冒顿诱敌深入之计,方才被围在白登。而冒顿所率匈奴兵如果能打硬仗,早就击破刘邦,怎反与刘邦和谈?
再看东汉末年三大中郎将出塞击鲜卑,檀石槐自知不敌汉骑,于是拉长战线到上千里,利用纵深拖垮汉骑。而如果檀石槐能有把握击溃汉骑,怎会放弃富庶的漠南,避难至漠北,利用纵深消耗汉骑呢?
但‘胡人是天生的战士’这句话不假,此语并不是说胡人的战斗力强,而是指胡人作为军人的成本低、性价比高。
胡人所处的游牧社会高度军事化,弓马骑射既是生活手段,同样是军事技能,牧人组织起来便是骑兵,而骑兵都是不脱产的牧人。
汉人生活条件比胡人好,但因是农耕为生,其培养为兵的条件太高。而一旦培养汉骑,因为组织度、装备等原因,低强度培养出来的胡骑不能匹敌汉人职业骑兵,职业与非职业骑兵的差距自是不用多说。
在汉人王朝初期,因高烈度的战争培养出职业兵,常能出现暴打胡人的存在。但因王朝内部腐朽,以及财政状况问题,职业兵难以维系,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