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南下!(2/7)
京观毁掉,将隋军将士的尸骨带回去埋葬。
谁知道那些工人是不是还随身戴顶头盔呢。
而且根据慕容燕透露的消息,李世民似乎设立了临时的军事机构“辽东行军道”,有向辽东方向调动兵马的迹象。
高建武久久凝视着地图。
遣使,找茬,调兵。
华夏王朝的这一剑三连,对周边蛮夷来说绝对是恐怖片。
这说明华夏已经在蓄力,准备一拳打爆某个倒霉民族的狗头了。
本来在经历魏晋南北朝的动乱之后,四方蛮夷的这个心疾已经好了一大半了。
然而,李世民横空出世,帮助蛮子们重新回忆起了华夏文明的恐怖,以及被驱逐到大漠大山里的屈辱。
而现如今,李世民正在对着高句丽的脑袋摩拳擦掌。
作为华夏文明的忠实拥趸,高建武学到了“宁为玉碎”的道理,不想坐以待毙。
他要主动出击。
趁唐军没有完成调动,打他个措手不及!
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燕山一线。
在唐朝时期,辽西走廊一大半还泡在水里,水面上的那一小部分滩涂也难以行军,所以山海关(唐时的临渝关)的地理位置并没有后世那么重要。
华夏王朝如果要自南向北进攻高句丽,燕山是必经之道,因为燕山往东是大海,往西是大漠,都绕不过去。
而平州刚好扼守着燕山的出入口。
平州在大唐手里,就能向辽东持续囤积兵马粮草,以此为跳板北伐高句丽。
而高句丽若能拿下平州,就能将防线一下子推到燕山一线,占据地利,据唐于国门之外。
平州就像一把钥匙,决定了燕山这扇大门的开关。
“要保护家里的安全,与其在家中与贼搏斗,不如……”
他用笔在平州重重画了一个叉。
“把门关上!”
他决定,接受慕容燕的请求。
帅军南下!
“可这是个麻烦……”
他的目光向东移,定格在了营州都督府。
拜慕容燕所赐,他的军队可以风骚地穿上穿上唐军的衣服,瞒天过海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