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历史军事>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00章 民智未开(2/4)

第100章 民智未开(2/4)

被置于庙中!”杨阜问着,身后的曹睿也翻身下马,背着手、在虎卫的簇拥下,走进了董卓庙的殿中。泥塑的董卓像比真人略高几分,黑面獠牙怒目圆睁,顶盔掼甲手持连枷,神情间都是忿怒怖态。曹睿略微仰头,与董卓像俯视下来的眼神对视几瞬,而后又将视线移开。侧面立着两个如幼童一般高度的像,也是身着甲胄、面貌却平和的多。一人持矛、一人持铁鞭,仿佛侍从一般。曹睿凑近了一看,两个牌位上分别写着李稚然和郭阿多。显然这就是李傕郭汜二人了。董卓像前面,香炉内插着的香还在燃着。限于物资的限制,本地百姓没有祭什么肉食,而是摆放了一些麦、粟和时令瓜果。“为何是李傕郭汜二人?”曹睿问道。司马懿答道:“兴许是董卓死后,李、郭二人率先在长安祭之,因而得以陪祀。”这方面确实是司马懿更懂。毕竟他的兄长司马朗在长安之时,因为与董卓亡故的儿子同岁、被告发欲要逃跑,都能被董卓饶恕。当年的历史离现在并不远,总能寻得一些见证者的。就在曹睿与司马懿二人聊着当年的王允与吕布之时,杨阜结束了询问,从外面走了进来。杨阜拱手道:“陛下,臣已问清这个‘董卓庙’的前因后果。百姓以董卓为瘟神,乃是惧怕瘟疫之故。”“瘟疫?”曹睿皱眉。“正是瘟疫。”杨阜答道:“建安年间多次瘟疫,有愚民称、是诸如董卓这类的恶鬼作祟。”“建安二十二年的大瘟疫之后,董卓庙就开始渐渐风行。至今已有约十年了。”曹睿点头:“这么说来,百姓是拜鬼而非拜神,畏惧多于崇敬了?”“陛下睿断,祭祀董卓祈福禳灾,实乃惧怕瘟疫之故。”杨阜答道。曹睿背着手,不住在堂中踱步,过了半晌方才停下。“司空,”曹睿看向司马懿:“兹惟三公,论道竟邦,燮理阴阳,此事你怎么说?”司马懿拱手答道:“陛下,臣以为当毁此庙、禁绝董卓之祀,以正大魏风气。”“不够。”曹睿摇头道。司马懿微微一愣,再度说道:“当命尚书台传令各州、各郡、各县,制定官方祀典、除了祀典外的神祇鬼怪一律捣毁祭祀。”“对了一半了。”曹睿站定,瞥了眼如怒鬼般的黑面董卓像,说道:“可还是有些不足。”司马懿此人惯有一个毛病。给皇帝出方案的时候,先出一个平淡些、容易办些,也就是指标的。皇帝再追问的时候,再给一个治本的。无论皇帝想要达到什么效果,都能有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