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网游动漫> 灵魂扳机> 第391章 自性(2/6)

第391章 自性(2/6)

    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

    在名为“四人”学说的理论中,认为人的一生其实可以看做是数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都是不同人格的衍化——

    从懵懂无知到年少轻狂,从成熟稳重又走向看淡人生。

    这四种例子无法涵盖所有人一生中的变化,但被这种学说作为其理论的支撑案例:

    孩童时期是一种人格,随着成长和阅历的增加,青年时期成就另一种人格,在一番打拼后,中年又是一种人格,最终垂垂老矣,思想又因为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就是“四人”,当然,也有可能一个人的人生中也不止这四种衍化,比如季离这种已知活了几百年的存在。

    他属于是从懵懂无知到年少轻狂,从成熟稳重走向看淡人生,再从看淡人生走到年老轻狂,再从年老轻狂延伸到某种因为岁月的极致发展而延伸出的混沌人格:

    他已经过了成熟稳重和看淡人生的年纪了。

    言归正传,自性则诞生于这个理论之中: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的阅历在不断增长,人之灵会不断产生各种追求,人的思想本身也会存在自我内耗的矛盾。

    而最终,人之灵实现了自己的追求,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那么便是成就了“自性”。

    但要达成这一要求非常困难,因为该学说认为,从理论上来说,这必须要等到“四人理论”的过程充分发展。

    首先要达到一定的年龄,满足了充分的阅历需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正确认知,继而使得自身人格结构中的其他部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分别独立,才能达到自性。

    该学说中认为至少得要到“四人理论”的三阶段,即中年。

    从实际行动上来看,便是满足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过去的懵懂与无知和解,并坦然地承认自身的存在与缺点等……

    而一个人要在人生中做到这些,是无比困难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哪怕穷极一生全力以赴也无法达到这个境界。

    这种行为本身,在该学说看来,是在将“四人理论”中形成的多个人格进行统合,最终才成就了“自性”。

    落实到灵魂心理学的实际层面,便是人之灵达到了升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