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其他类型>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第208章 运气和实力兼顾(2/4)

第208章 运气和实力兼顾(2/4)

德炉自创铸以来500多年间,其仿造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艺和样式。



    尤其是清末民初那会,滥制滥仿的弊端使宣德炉的声誉一落千丈。



    以致如今的古董市场中所见的所谓“宣德炉”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万无一真的地步。



    像这种狮头耳的炉子,当年朱瞻基确实制造过。



    专门用来赐给兵部尚书,大将军等有功的高阶层官员。



    取狮子为百兽之王,用它的威风来统领三军的意思。



    经过一番查看,曹子建发现,自己面前的这件,从整体造型来看,器型相较于明代真正的狮耳宣德炉略高。



    狮头铸造看起来有些软弱无力。



    圈足也有点厚薄不匀。



    不过看其包浆,虽然不是明代宣德炉,但也是清代中晚期的宣德炉。



    虽说这第三件不是瓷器,但对铜炉没有研究的范阳,双眸却是大亮。



    因为早些年的时候,他爸就曾入手过一件这样的铜炉。



    当时卖家称这是明宣德炉,花了他爸一百二十万,然而,最后找人看了一下,发现是清代中晚期的仿宣。



    当年因为这事,他爸跟他妈还吵过架,所以范阳记得特别清楚。



    第四件,终于是范阳心心念念的瓷器了。



    这是一件蓝釉描金缠枝福寿纹赏瓶。



    撇口,长束颈,溜肩,鼓腹饱满,圈足。



    全器施蓝釉,釉质温润,曝光熠熠,蓝如宝石,庄重静穆。



    其上描金装饰,主体纹饰为缠枝福寿纹,绘缠枝宝相花、蝙蝠和寿字,画面虽繁密而不乱,花叶分布各有主次,婉转舒展,颇见柔美之姿。



    笔意精美,彩料妍亮华丽,色彩搭配精妙。



    款识还是乾隆御制四字楷书款。



    不过,这难不倒范阳。



    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件清末民初的仿作。



    第五件,是一件龙形佩玉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