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历史军事> 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433章 向老朱要五个人,老四竟是这样的永乐?【求追订】(1/4)

第433章 向老朱要五个人,老四竟是这样的永乐?【求追订】(1/4)

    刘宽对此事早有考虑。他拱手道,“朝廷可在工部下设立一个电力局,专管京师电力供应、通电及电费收缴等事务。”“待将来其他地方兴建起电站,通上电,再提升电力局的级别,将其提升为司乃至独立一部。”朱元璋听了略一沉吟,道:“你先设立电力局,以后再提升级别的思路倒是没问题。”“不过,工部并无人知道这电力局到底如何组建、管理,且电力局必然要跟火电站乃至天工院相关的研究所打交道,倒不如直接放在天工院下。如何?”刘宽有点无语,道:“陛下,如今天工院下已经有很多衙司,但好在大多都是负责研发工作的。若是再将电力局这种职能衙门放进去,就显得臃肿了。”朱元璋道,“加设一个电力局而已,怎么就臃肿了?我看是你小子又犯懒,不想多管事!”刘宽见朱元璋打定主意让他负责组建电力局,只好认命。但他也不能白白认命,可以借机提一提条件。他却前面说天工院下属衙司太多,部门结构臃肿还真不是推辞,所以他如今很是需要找几个管理型人材加入天工院。既然老朱非要让他管电力局,他正好可以借机要人。他于是道:“陛下若要微臣组建电力局,还请准许微臣调几个人进入天工院。”朱元璋听了一笑,“你要人咱什么时候不给了?说吧,要什么人?”刘宽当即根据记忆和穿越大明后才看过的一些资料,道:“这几位或是近几年的官场新秀,或是还未进入官场的学生,姓名分别是:蹇义、夏元吉、黄淮、解缙、杨士奇。”朱元璋听了微微讶然。因为刘宽所提的五人之名他都听闻过。前面四个确实都是官场新秀,能让他都记住姓名,可谓简在帝心了。至于杨士奇,虽然并非他记住的官员,却是之前刘宽所讲的历史上宣德、正统年间的三杨之一,他自然也记得。念及此处,朱元璋微微一笑道:“那杨士奇历史上能成为阁臣,甚至称得上名臣,确实值得你讨要。”“那么前面的蹇义四人呢?莫非也都是原来大明历史上的名臣?”刘宽一时犹豫,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他也不知这四人是否算名臣。这时朱标也劝道:“妹婿,难得今日清闲些,这四人若真是大明历史上的名臣,你便讲讲他们的事迹,也好就让我与父皇知道如何用他们。”听此,刘宽便道:“微臣也只记得这四人的大概事迹,至于他们算不算名臣,得看陛下、太子殿下如何评判了。”朱元璋,“讲便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