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历史军事> 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327章 时代巨变下的个人,刘宽录视频【求追订】(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327章 时代巨变下的个人,刘宽录视频【求追订】(1/4)

方孝孺站在院中,看着工匠工作了一会儿后,发现牵电线真就是牵线,只不过都是固定在墙壁、木柱高处。电灯亦是如此,但若在屋内,则会从屋梁上悬下,再装上灯泡。待几名工匠从房屋里出来,方孝孺便问:“敢问这电灯何时能亮?”工匠们虽然这几年地位逐渐提升,可对翰林们还是很尊敬的,毕竟翰林都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大明开科举以来更是只从二甲以上的进士中选拔。为首的匠头作揖行礼后,道:“好叫这位翰林老爷知晓,如今各施工队都在诸衙门中牵电线、安电灯,此时若通电,我等就要触电了。”“所以,得等各衙门电线都牵好,电灯安装完,才会通电。届时,翰林老爷只需拉下开关,对应的电灯就能亮。”方孝孺点了点头,心里却有些失望,因为他并没有什么收获。‘唉,业有专精,我还是去修撰史书吧。倒是宪儿对科学之道颇感兴趣,亦有些天分,将来或可深入此道。’随着科学、科技给大明带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改变,如方孝孺等少数开明儒生,已经开始尝试接受科学之道,重新定位变革之下的儒学位置,致力于寻求儒学新的社会价值···天工院给京师各衙门牵电线、安电灯之事不仅在官吏圈子引起了极大关注和广泛议论,便是民间普通百姓亦拿此事当“热点话题”。不过普通百姓不像官吏消息灵通和有见识,因此说什么的都有。“老李,听说没,朝廷要给京师里的衙门送电了,还要装电灯哩!”“装电灯?是像皇城边那种晚上亮得跟小月亮似的电灯不?”“不是那种电灯还是能是啥?”“朝廷竟这般厉害了?难不成是天上电母下凡来辅佐洪武皇爷了?”“俺听说朝廷在西北边石灰山附近建造了个什么电站,不知道是不是给那电母住的。”“多半是——我表舅二姨夫的妹婿是天策卫军余,住在西北边,说是那边从去年冬天就开始施工,还不让人靠近,这么神神秘秘的,肯定是给电母建庙宇。”“不是庙宇吧?要是庙宇,为啥不让俺们过去上香祭拜?也不知电母管不管生孩子,俺想再要个男娃,可都努力两三年了,婆娘肚子一点动静没有。”老李笑道,“电母管的是闪电,哪里会送子?难不成给你婆娘劈一记闪电,让她怀上?”“别瞎说,俺婆娘又不是坏人,电母劈她干啥?”“···”洪大轩从杂造局下职后买了两条鲫鱼、半斤五花肉、半斤豆腐,甚至买了一小坛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