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为儒家一搏!工匠好日子【求追订】(1/4)
两人到茶楼二楼要了个包厢,点了壶好茶和两碟茶点,边吃边聊。一番交流,发现彼此的数学、自然科学水平半斤八两,聊了好一会儿,也不过小有助益而已,于是便转移了话题。黄子澄道:“燕王府发布的《招贤令》齐兄可看过了?”齐泰点头,“看了。”“有何想法?”齐泰道:“燕王是招募人手去海外建藩,我只想通过科场尽快踏入仕途,无心去海外闯荡,看那《招贤令》不过是出于好奇罢了,并无什么想法。”黄子澄喝了口茶,道:“若科场不顺,会试不中呢?”“会试又不是只有一次,今年不中,三年后再考便是。”黄子澄摇了摇头,“齐兄有没有想过,三年之后会试的数学、自然科学占比可能更重,试题也更难,也许届时更难中。”齐泰一时沉默了。自仙桥、铁路降世,皇帝便越来越重视那数学和自然科学,甚至工匠地位都有了显著提升,反倒是儒学有了没落之势。据他了解,如今各级官学中,数学、自然科学课时占比,确实是在一年年增多。国子监更是增设了那自然科学的子科目,除天文、地理之外,还有物理、化学、生物。由此可知,今后朝廷即便不“重科抑儒”,也有可能将自然科学提升到与儒学并重的位置。数学乃科学之母,同样会得到极大重视。齐泰不得不承认,黄子澄所说的事可能成真。黄子澄此时又道:“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我等自幼时开蒙便学习儒学,若不能踏入官场,一展所学及抱负,学儒岂不跟前元一些时候差不多,成了自娱自乐之举?”“因此,我已经想好了,若今科会试不中,便去燕王府应募,随燕王去海外建藩,在藩国施展所学,实现抱负。”齐泰皱眉道,“远渡海外,此生难回且不说,我看那燕王府的《招贤令》亦对工匠极为重视。”“由此可知,燕王多半也受到了那科技伯影响,将在藩国重视数学、自然科学,只怕子澄(名湜,以字行世间)你投了燕王,也未必能得到重用。”黄子澄笑道,“就算燕王也重科学而轻儒学,但他要在海外建国,肯定需要一批学儒之人。”“如今读书人皆视海外为畏途,我若早早投奔,焉能不被重用?”“待日后我在燕藩取得高位,就算不能扭转燕王重科轻儒的想法,也可影响其世子,又或是影响燕王世孙。”齐泰听完一呆,随即起身一揖,道:“没想到子澄竟有如此深远之抱负,为续儒家显学地位,竟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