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历史军事> 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276章 陛下圣明!屯军北美【求追订】(1/4)

第276章 陛下圣明!屯军北美【求追订】(1/4)

    马梦阳出自国子监,当初在科技司学习过一段时间后,先是在“动力项目组”随郭天问研制蒸汽机,后来与齐大木一起负责实际主持机车制造局的事务。在这几年中,他前前后后可是跟刘宽学习了不少科学、科技相关的知识。刘宽与他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半师之谊。马梦阳闻言只能硬着头皮道,“这艘蒸汽轮船的外壳基本上跟方才那艘铁甲船差不多,甚至还要大几百料。”“轮船的螺旋桨动力装置研制出来后,装在船上后我们试航过,确实可以令铁甲船无风自动,配合风帆的话,则可以令风帆船速度更快。”“但因为蒸汽机动能转化效率还不够高,再考虑到舰船载运量问题,目前在实际航行中,蒸汽机哪怕作为辅助动力,也不可长时间使用。”“因为舰船在装载兵员、后勤物资之余,能装载的煤炭、淡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太多。”“下官等研究后认为,需得在蒸汽机能效得到质的提高,或是咱大明造出更大的舰船之后,蒸汽动力装置才能展现更大的作用。”刘宽听了了然,随即道:“蒸汽动力与螺旋桨就是未来舰船发展的正确方向,这点毋庸置疑。”“蒸汽动力能效需要提高,那就继续研究更好的蒸汽动力系统,努力提高其能效。”“至于建造更大的舰船,目前咱们不一在往这方面努力吗?还有,你估计至少得建造多大的舰船,蒸汽动力能真正展现其作用。”马梦阳道,“如果是现在这套蒸汽动力装置,须得八千料舰船,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不过根据陈船长他们的经验,如果是以木材为主建造舰船,六千料差不多就是极限了,想要达到八千料极难。”刘宽虽然对造船方面只知道点皮毛,却也明白,材料确实制约着船只大小。事实上,在后世材料问题制约了很多物件的制造,如飞机、火箭、电池、芯片等等。木制舰船大小有极限很正常——后世人在讨论到郑和宝船时,曾有人推测其可能有八千料乃至上万料,但较为客观的主流观点却认为,历史上的郑和宝船最有可能是五千多料。至于后来大明常用于出使海外藩国的封舟,一般在三千多料,超过四千料的都少。事实上,当时大明的造船业已经相当发达,便是朝廷不想制造更大的舰船彰显国威,而是受到材料制约,五千多料的宝船便已经触碰到木船瓶颈了。刘宽皱着眉道,“既然木材限制了舰船的大小,那就研制钢铁舰船——我知道,钢铁舰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