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黄河变清!数字生命【求追订】(1/4)
虽然刘宽说得迟疑,但朱元璋做决定却没犹豫,大手一挥道:“既然能搞,就一定要搞!”“至于怎么搞,待正月开衙后,你可以跟标儿商量一番,把事情尽快安排下去。”可以说,自华夏文明诞生以来,饥荒就一直是困扰中国人的主要问题之一。历朝历代,不论是汉人朝廷,还是少民部族入主中原,都对提升粮食产量颇为上心。当然,若论重视程度,还是汉人朝廷更高些,毕竟汉人朝廷以农耕地区为核心。即便到了后世,中国人都准备登月了,也没忘记考虑在月球上种田。同样,在袁圣之后,中国也没中断对提升粮食产量的追求,各方面的研究仍在进行,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朱元璋小农出身,成事前又经历过不止一次饥荒,便是建立大明后,也几乎年年有地方因粮食歉收发生饥荒。所以,虽然他已经计划提前派人去美洲,尽快引进美洲的新农作物,来提升大明粮食总产量。可听闻有能亩产上千斤的水稻,仍坚定地想要得到。刘宽、朱标自然也希望大明能够研究出杂交水稻——哪怕不能像后世般亩产一千两百斤,可哪怕只增加两三百斤的产量,对大明而言也意义非同寻常。何况,杂交技术还可以应用到其他方面,让大明的农林渔牧方面都获得一定好处。两人听了老朱的嘱咐,当即一起拱手应下了。“播放下一个视频吧。”老朱吩咐,刘宽便拿起平板,找到准备好的第三个视频播放。视频依旧是由“星球研究所”制作,名为:改变黄土高原有多难?副标题则是:黄土高原绿了!片头是一架直升机飞越一片被绿色覆盖的大地。只见植被并不茂盛,似乎才生长没多少年,大地则是千沟万壑的形状。“曾有人形容,黄土高原是全世界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但此刻我脚下这片区域,被茫茫森林所覆盖,几乎没有裸露的土地。”“你能想象吗?这里是——黄土高原!”看到这里,老朱、朱标、朱棢等便都吃了一惊。老朱虽然没去过陕甘,却也多次听李文忠、沐英等将领描述过那里的黄土高原。在这些将领口中,晋西北、陕北以及甘肃一带(狭义的黄土高原地区),超过七成的地方都是裸露的黄土地,或为土塬、或为沟壑,土质虽适合耕种,却难存水源,动不动就发生干旱,便是种粟、高粱等耐干旱的作物,都经常歉收。百姓们打柴、放牧也很困难,因为林木太少,草地也很少。并肯定的告诉老朱,这般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