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历史军事> 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169章 考古与火葬,反暴政之精神永存不灭!【二合一章】(1/7)

第169章 考古与火葬,反暴政之精神永存不灭!【二合一章】(1/7)

    刘宽道:“微臣之前不是说过么,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与我们有很大不同。”“事实上,放眼全球现存的各个国家,我们的历史与文化思想都很独特。”“首先,我们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大明如今只能通过史书和一些遗迹进行历史追溯,到了后世考古学兴起,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殷墟,直接证明了殷商的存在。”听到这里,朱标又忍不住打断刘宽的话。“何谓考古学?”刘宽解释道,“考古学是后世近现代兴起的一门考究古代人类活动的人文科学,算是科学的一个分支。”“如今的史学与其有所交叉,但考古学讲究实证,因此主要工作就是发掘各种遗迹,如掩埋在地下的城池废墟、坟墓、人或动植物遗存的骨骸、标本等。”老朱、朱标又双叒被惊讶到了。这次却是老朱先开口。他皱着眉道,“这不就是盗墓么?岂不缺德?”刘宽道:“盗墓贼是冲着陪葬的金银财宝去的,发掘洞穴时往往不择手段,会对墓穴造成毁坏,乃至侮辱死者尸骸。”“考古若开启坟墓,则会进行保护性发掘,力求让坟墓内一切保持原样。”“并且考古工作者并非是冲着金银财宝,而是为了通过墓穴中的情景,推演历史真相。”“比如说如今史学家对殷商的了解只能通过数千年传下来的各种文献,并且这些文献很多不知是何时编写的,真伪很难辩证,也就导致我们所知道的殷商历史未必是真的,极有可能是后人编造。”“但若发掘了殷商遗迹,便可以通过里面的各种文物、遗骸,推演殷商时代的真实情况,从而对现存相关史料进行辨别,去伪存真。”说到这里,刘宽顿了顿,看向老朱,道:“陛下,人常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若知道的是伪史,岂不受误导?”朱元璋听了依旧皱眉,“你所说虽有些道理,可咱还是觉得为了考究历史真伪,便去掘人坟墓,属实缺德。”刘宽道,“那陛下有没有想过,即便考古工作者不掘坟墓,盗墓贼也不掘吗?”“若是太平世道还好,朝廷一般都会制定律法威慑盗墓贼。可若是到了乱世,盗墓贼往往也很猖獗,不知多少古坟被盗掘。”“古坟为盗墓贼光顾后,不仅墓主被打扰,陪葬品被盗,坟墓也被毁坏,后人再想了解他的生平以及他所处时代的状况都不可得了。岂不可惜?”朱元璋心里承认刘宽说的有道理,但他还是难以接受后世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