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远洋探索条件,京师火车站!【求追订】(3/5)
南鱼”这种导航生物。刘宽只需将电脑中的六分仪资料拿出来,让航海人员具备在白天辨别纬度的能力,大明航海技术便算是发展到了风帆时代的顶级。船只搞定,导航搞定,剩下的如饮水存储、维生素获取等远航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早就被中国古代先民解决。这么一算,此时的大明确实能在短时间年内便拥有远洋探索的能力。······十月下旬,天气已不止是凉爽,且带上了寒意。刘宽、朱标各系了件披风,出现在竣工不过两日的京师火车站前。朱标放眼望去,只见他们所处之地是一个还算宽阔的广场。地面并非砖石铺成,而是灰色的水泥地,纵横皆超过千尺。水泥地上划有一道道横纹,中间又夹杂着下水沟渠,渠口则以精钢铸造的网板镶嵌。整个广场上,目前除了边缘有一些水泥、砖石砌成的长椅,便只是中间有一座旗台——上面旗杆高高耸立,红底的龙蟠日月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醒目无比。在水泥广场的北边便是京师火车站的主体建筑,一栋两层大楼。大楼八开的正大门上方挂着一个巨大的匾额,上面是朱元璋亲笔书写的几个大字——京师火车站!这时,刘宽在一旁介绍道:“太子殿下请看,这栋大楼虽然外形上仍与大明当下建筑风格相似,实际却是以砖石、水泥为主要建造材料,关键部分甚至使用了钢筋与混凝土,只有一些不紧要的地方才用木制结构。”“正是因此,这栋大楼及其周围的一些房屋,才能在四个多月就建好。”其实在朱标、刘宽来看,眼前这栋京师火车站建筑物仍比较简单、粗犷。这是没办法的事——虽然老朱鼎力支持,钱粮、物资、人力任凭调用,可五个月不到的时间终究有些短,能建成这么一座看着还过得去的火车站已经不错了。将要开通的徐丹段铁路六座火车站中,也就京师火车站代表着铁路局的脸面,才有这般待遇。剩余的五座火车站,按照铁路局的规划,如今都只是在铁路边建造一长排的候车棚,再在附近建造一批仓库,外加一个挂着“某某火车站”的大院,便算完事。“走咱们进去看看吧。”朱标在广场上眺望了会儿,便下马,在刘宽、张金饶等科技司官吏的陪同下,走向京师火车站大楼。“太子殿下请看东边那栋小楼,便是日后铁路开放民用后的‘售票处’。”“百姓须得拿路引在那边买火车票,然后再来大楼一层。东边的六扇大门日后将改造成三个检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