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星球研究所,书屋议科举【第三更,求订阅】(1/4)
听了朱蕙兰的话,刘宽并不意外——对老朱、马皇后要求一起过年,并顺带看个电影的事,他是有心理准备的。他略微沉吟,道:“手机、笔记本电脑里的电影也就那么几部,适合拿出来大家一起看的更少,这次便只选一部吧。”“我再找几首合适的歌曲,加上几个有意思的视频,应该就差不多了。”“找完都下到平板电脑里——笔记本中的资料太珍贵,若直接带过去放电影,一不小心弄坏就完了。”朱蕙兰一笑点头,“嗯,夫君有主意便好。”于是,吃过午饭,夫妻俩就窝在书房里,一起挑选音乐、电影、视频。多方衡量之后,刘宽最终选定一部电影,一个集合了六首古风纯音乐的视频,以及三个“星球研究所”的视频。“星球研究所”是刘宽穿越前关注的一个官方自媒体账号。上面的视频主要是从地理角度,描绘祖国大好山河,以及一些国家层面的伟大成就。视频画面恢弘大气,文案也好,他很是喜欢,因此有意、无意地下载保存了好几个···次日。刘宽带着随从来到了里仁街南边的一座书铺——三味书屋。这里是老朱赏赐给他的商铺之一,原本就是书铺,刘宽在决定刊发《自然科学》后,便来这里了解了一番,顺便将其改成现在的名字。这书铺不算太大,但也不小。前面是五六十平方的门店,后面则连着一座小院子,里面有正屋三间,厢房四间,可以充作仓库和看店伙计的住宿之处。书铺掌柜名叫顾思齐,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原本就是书铺掌柜。书铺转到刘宽名下后,他通过了刘来福的“面试”,便留了下来。刘宽特意选在午时来,这时候人们大多准备吃午饭了,书铺基本没客人。刘宽进来时,顾思齐正在拨动算盘,对着账簿算账。说起来,算盘这种计算工具具体发源于何时,后世都没个定论,最靠谱的说法是唐宋时期。此时算盘已经跟刘宽记忆中相差不多——是否有差别,他也不清楚。他穿越前只在小学数学课本上了解过算盘,并未实际接触过——毕竟这工具在后世中国都被淘汰好几十年了。所以,就算此时算盘还未进化成完全体,刘宽也帮不上什么忙。“东家老爷来了。”店里伙计最先注意到刘宽,喊了声便上前迎接、行礼,“见过东家老爷!”顾思齐忙放下毛笔,也过来行礼问候。刘宽点了点头,便直接道:“我来看看《自然科学》刊物销量如何。”顾思齐露出一丝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