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铁路也一起穿越了!【求追读】(1/4)
“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七月起兵靖难,至建文四年六月破金陵,用了四年时间。”“燕王军队进入京师后,宫中起火,后建文帝不知所踪。有人说他烧死在宫中,也有人说他化装为和尚潜逃去了海外。”“至此,大明国祚转移到燕王这一脉,并一直传承到大明灭亡。”听刘宽讲完,朱元璋、朱标久久无言。虽然刘宽并未讲述靖难之役的具体过程,但老朱、小朱都是从元末乱世走过来的,尤其是朱元璋,更是从一无所有建立了大明。他能够想象得到,朱棣以八百护卫起兵靖难的艰难。也正是因此,他对朱允炆掌握巨大优势却还没能打过朱棣,感到十分不解。最终,他只能归结于朱棣军事能力太强,而朱允炆能力太弱。他甚至有点庆幸,亏得朱棣靖难成功,否则以朱允炆的能力,恐怕大明国祚会更短。随后,朱元璋又意识到,四年的靖难之役必然会让大明江山千疮百孔,不知多少百姓因此遭难。他自乞丐至开国帝王,宏愿之一便是让天下百姓能过上太平日子。不曾想,临终前诸多布置,竟导致了一场长达四年的大明内战。‘难道人一老,就会变得昏聩?’念及史书中诸多帝王年老时的昏聩之举,尤其以唐玄宗李隆基为甚,朱元璋不禁如此想。朱标也对朱棣与朱允炆的军事能力差距感到诧异。但听刘宽讲后世都不确定朱允炆生死,他心里又好受点——至少朱棣没有直接杀死朱允炆,不然哪怕知道此乃后世历史,如今多半不会再发生,他面对朱棣时心中也会不舒服。回过神后,朱元璋忍不住问:“老四称帝后将大明治理得如何?”朱棣的军事能力如何,通过刘宽口中的靖难之役,朱元璋已经得知。但这些年来,他越发觉得,治理天下要远比打天下难。一事不甚,便会牵扯诸多事务,为国家留下暗疮。朱棣是去年才到北平就藩的,且只有一定军事权力,不能干涉地方政务。所以朱元璋并不知朱棣治政能力如何。刘宽正要回答,便听沐英在楼下大声道:“禀奏陛下,探查另一条怪路的探马回来了!”另一条怪路?刘宽先是微愣。随即才想起来,这长江大桥分两层,下层有一条铁路。他当即来到城门楼栏杆旁,眺望那条铁路,这才注意到铁路似乎延伸入外城墙内,根本看不到其最南端在哪里。朱元璋道:“带探马上来。”“是!”沐英应了声,没多大会儿,就带上来两名亲军中的探马。朱元璋知道朱标曾派一队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