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历史军事> 复山河> 第三百九十四章、蜀中新政(1/9)

第三百九十四章、蜀中新政(1/9)

    蜀地。

    以勾结叛军的罪名,完成内部清洗之后,徐文岳颁布了《蜀中新政》。

    不同于东南八省的税制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把无主土地收归国有,然后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租赁给百姓种植。

    理论上来说,少了中间商赚差价,朝廷和百姓均是获利者。

    不过实操刚开始,各种问题就层出不穷。

    大虞朝的地方治理,严重依赖当地士绅,许多地方官都要看士绅的脸色。

    土地肥瘦不均,如何核定租金,名义上是衙门确定。

    到了具体操作的时候,权力还是落入士绅手中。

    明明是一项善政,到了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很快就跑偏了。

    总督严令各地官员监督,可到了实际行动中,巨大的工作量根本不是几名官员能监督过来的。

    许多官员们为了省事,直接把具体经办工作,外包给了地方士绅。

    百姓想要租赁到肥沃土地,必须先给经办的士绅送上好处。

    看似租金更低,实际上需要承担的负担不降反增。

    士绅们大发横财的同时,也迅速拉地方官下水,形成了贪腐联盟。

    或者说这个联盟,从一开始就存在,只是以往都隐藏在暗处。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所谓的道德约束,就是一个笑话。

    少数有节操的官员,拒绝和地方士绅合作,最终结果一样搞的一团糟。

    活儿总是要有人干的,不让下面的士绅干,就只能依仗衙门中吏员。

    这个群体,不光贪婪成性,还要看士绅的脸色行事。

    在大虞朝,一直都是铁打的士绅,流水的官。

    官员再怎么位高权重,终归会有调走的一天,但下面的士绅老爷们却是世代扎根在地方上。

    对世代生活在本地的吏员来说,得罪了官老爷后果严重,得罪了士绅老爷们更要命。

    一边是联手发财,一边是家破人亡,这道题很好选。

    第一轮土地统计中,收归国有的土地中沃土占比约四成,到了现在连一成都不到。

    不光沃土数量减少,就连田亩数量,也在不断缩水。

    看着下面上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