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格格档> 其他类型> 意在圆圆> 第392章 琴瑟和鸣(1/4)

第392章 琴瑟和鸣(1/4)

    梁钰眼里微微出现一丝亮光,听长宁继续跟倒豆子一样的讲。



    “今日我亲眼去瞧了,比乐艺呢。两个少年,这二人一个抱焦尾琴,一个执素纹瑟,端坐在紫藤花架下的两张胡桃木案前,衣袂被穿廊风掀起时,能看见他们一个月白中衣袖口绣着琴弦纹,另一个石青下裳暗纹却是松针 —— 倒像是把各自的乐器穿在了身上......”



    长宁公主喜欢看戏喜欢听说书。



    这讲起见闻来也跟说书一样,绘声绘色,几乎连能见到的细节都细细说了一遍,仿佛两人比试就在眼前。



    梁钰微微垂眸,好像自己就坐在公主口中的梦炉居内。



    看台上二人,一个白衣,一个青衫。



    齐梓恒先抬手。



    指尖抚过琴额上的玉徽,焦尾琴尾端的火痕在灯光下下泛着琥珀光,像淬了半片残阳。第一声音落时,廊角铜铃忽然全活了,丁零零追着琴音跑。《阳春》的前半段行得极缓,倒像是故意留出空白,等对面的瑟音来填。



    温长青果然没让他等。



    素纹瑟长五尺,他抱在膝头却似抱着片秋云,右手震起,便有松涛声从弦底漫出来。这是《白雪》的起调,却比寻常奏法多了三分冷峭 —— 他指尖拨过 “徵弦” 时,竟带起瑟尾的流苏穗子抽打案角,“咚” 的一声混在弦音里,倒像是雪粒打在松针上的动静。齐梓恒眼皮微抬,指尖突然从 “商调” 滑向 “角音”,琴音陡然拔高,恰似山风卷着松枝直上云霄。



    “然后最妙的来了,二人指尖在弦上绞缠时,琴音竟在半空凝成环状,将瑟音裹在中央 —— 这是《乐记》里说的 “八音克谐” 之境,不想在两个少年手中得了真章。 更不要说两人的姿态。一个腰背挺直如古琴岳山,合着《阳春白雪》的节拍,另一个稳如钟磬,唯有眉梢随着音高起伏。配合绝妙,端的是一个无声胜有声。”



    “看客们都惊呆了,世人只知道温长青英雄出少年,却没想到他在音律方面也如此惊人,更不用说另一个少年了,竟然能与他相互答和,二人明明是在竞争却能如此和谐。不过我倒是瞧着他们二人在音律上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