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入选教材(5/6)
这些个甜点。
饶月梅还特地跟邻居家借了一条鲤鱼,利利索索弄了盘糖醋口的鲤鱼焙面。
朱父把家里珍藏的那瓶汾酒都给掏过来了。
京城人对汾酒情有独钟。
想当年,刚解放的时候,国宴上主用的也是汾酒,京城人喝着有情怀在里面。
酒足饭饱,江弦拉着朱琳回了房间。
朱琳哄孩子睡下以后才钻进被窝,嗅着江弦满鼻子的酒味有些不满。
“喝那么多干嘛?”
“喝酒不是啥好事儿,我多喝一点,咱爸不就少喝一点么?”江弦那叫一个理直气壮。
“.”
朱琳也觉得好有道理,有点儿恼怒的轻轻掐下江弦的腰,“哼,说不过你这个全国知名的大作家!”
听着她语气娇媚,让人心里痒痒。
江弦一只大手箍住朱琳纤细的腰肢,抱住以后,四目相对,陛下一双杏眸柔的仿佛滴水。
“你轻点儿.”
朱琳轻声吐出这么一句,下一瞬,柔软的唇瓣儿便被江弦吻住。
那真是: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一夜啪啪啪啪。
这年头没有国庆假期。
翌日一早,朱伟就老老实实来到《人民文摘》上班儿。
昔日有些冷清的编辑部,如今已显得有些热闹,内院儿的几间屋子也住的满满当当。
朱伟那间原本独自霸占的办公室,也成了和旁人共享。
好在即便共享,也比他在《人民文学》的工位大的多。
他掀开门帘进去,看着一群编辑叽叽喳喳的围在一块儿。
“讨论啥呢?”
几人回过头来,满脸喜色。
“朱伟,你看今天的报纸!”
“怎么了?”
同事给朱伟拿来一份《人民X报》,给他指了指一篇新华社撰写的报道:
“在庆祝35周年的盛大阅兵仪式上,一辆独具特色的彩车吸引了全场目光,它承载着文艺界对时代的深情礼赞,以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为鲜明形象,成为阅兵队伍中一道亮丽且意义非凡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