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人头粮(3/5)
钱后,确实是比分得的人头粮要多些外,如果你缺粮,在村里,是能不要票,买到低价粮的。”
担心知青们对生产队有意见,以后闹出矛盾,坏了自己的安稳日子,刘婧雪赶紧解释道,
“其实那些人头粮的工分标准,为什么会比实际分得的粮食多,大家只要稍微一想想就明白了。
毕竟那工分标准,只是针对有劳动能力的人,而生产队可是有不少不能下地的老人、孩子。
难道生产队不给他们分粮,让他们活活饿死,这可跟国家政策不符。
政府就是想要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不会像旧社会一样饿死人,才会定下人头粮这事的。”
“咱们都是下乡知青,上过学的,思想觉悟肯定要比村民们要高。
连那些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计较的村民,都对分出部分粮食给自己没啥关系的老人、孩子没有意见。
咱们做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更加不可能有意见了。”
郑建民连忙接过刘婧雪的话茬,“是啊,咱们来到这里下乡,户口到了这里,那就是一个集体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村民们给我们建了知青点,免费让我们住。
山里的出产、野味、柴火,只要我们勤快一点进山,也都是免费提供的。
你试试如果不是本村村民,就算是临山镇的,你进山扫货,看有没有抓你。
生产队对我们跟对其他村民没什么两样,甚至还更宽容一些。
毕竟村民们还强制要求上工,我们在非秋收时候,可是不强制上工的。
村民的工分,如果不满足人头粮标准,不也一样要补。
咱们总不能享受了人家给予我们的福利,又一点都不付出吧。
天底下可没有这样的美事。”
那些老知青纷纷开口道,“郑知青、刘知青,你们不用跟我们说,我们早就明白了。
只是那些新来的知青,还没想清楚,你跟他们说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