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猪油真好吃(2/3)
味,全村人都在食堂内排队。看到红薯的时候,他们脸上竟然流露出幸福的表情。从古到今,中国老百姓其实很容易满足,吃饱饭就行。“娘!可以吃了吗?”一个快成皮包骨的孩子问他娘。面黄肌瘦的女人点头:“吃吧!小心点,别烫嘴。”食堂里,村民们吃着红薯,没有一个人剥皮,终于有了点欢声笑语。而周益民家,奶奶正在淘洗高粱,准备烧高粱饭。周益民将一只鸡剁了,今天做一个蘑菇炖鸡。来福三兄妹围着周益民转,帮忙烧火等。周志明带人去挑石头,不是什么石头都能用来做房基的,他们弄回来一批,堆在周益民家附近的空地上。“大家歇一会,下午再干,准备吃饭。”周益民喊道。其实,大家已经闻到了高粱的香味,也饿了。“回家带碗过来。”周志明跟那些人说道。农村家庭,可没有多余的碗,一个碗破了还要缝缝补补。没错!就是补碗,后世恐怕很多人都没见过。衣服打补丁能理解,瓷碗也打补丁?当下就有专门补碗的行当,叫锔碗,修碗的方法是打钯锔。手艺人将打破的碗片拼拢起来,用线扎缚固定,计算一下该打几个钯锔,做好记号。然后,用金刚钻在瓷碗外壁接缝两侧分别钻出小孔,接着取铜质或铁质的枣核形钯锔用小槌细心钉入小孔。最后,在打了钯锔的地方涂上一种特制的白色灰膏,再用布擦拭,抹去多余的灰膏,一只碗就修好了。那群人一哄而散,跑回家拿碗。饭是高粱饭,菜则是土豆块,用猪油焖的,虽然不加肉,但也很香。周益民给他们打饭,两勺高粱饭,再加一勺土豆块,满满的一大海碗。这时候的碗有点大,可以把脸埋进去吃的。有人吃得留下三分之一。“饱了?”那人憨笑道:“哪有吃饱的?留点给家里的孩子吃。”周益民无语,跟大家说道:“都吃了,吃完再装一碗。”干活的人无不感激,心想着后面盖房子要用点心,帮周益民搞好一些,起码得对得住人家这顿饭。周志明苦笑:“益民,也就你能给他们这么吃。”高粱饭就不说,还有那土豆块,满满的一层猪油,浇在高粱饭上,味道绝了。也难怪这些家伙都想留几口,拿回去给家里小孩吃。“总不能让大家饿着肚子干活吧?”大家吃完一碗,另一碗没有动,感谢了周益民后,立即端回家去。周志明也不例外,回到家,便把孩子、老婆喊过来,每一个碗倒一点。分了之后,还剩小半碗,准备拿去给父母吃。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