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别具一格的挖人方式,刷新大家的三观(1/4)
“老李,老侯,借着这一次扩产招工的机会,我打算把研发中心的规模给扩大起来。”“到时候把它发展成为一个具备自主研发新产品的部门,成为华夏最强大的摩托车研发团队。”“但是这方面的技术人才比较难招募到,你们有什么想法吗?”江辉把侯国明和李学文都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商量着对策。时间不等人,宝马70已经开始大规模的量产,他准备继续开发一些新产品来扩大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的影响力。如今工厂员工数量已经突破500人,飞快的朝着1000人的方向而去。但是真正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还不到50人。这点人才队伍,肯定是不能满足江辉的要求。按照江辉的想法,研发中心本身就要具备至少500人,甚至是1000人的团队规模。到时候各种排量的摩托车都要搞起来,甚至其他一些关联产品也能生产。不管是把产品卖到国内,还是出口到世界各地,都是可以搞起来。但是真的要去招人的时候,就发现没有那么的简单。这个年代的人才流动,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厂长,一般工厂的技术人才,都是自己培养或者请上级部门从其他工厂调配。”“我们自己培养的话,短时间内可能比较难形成比较大的规模,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才行。”“至于请一机部从其他工厂调配,倒是可以一定程度上的解决问题,但是也很容易引起其他工厂的反弹。”“只能先一步一步的慢慢来。”侯国明一把年纪了,对于许多事情也算是看的比较通透。别看在哪里干活都是为国家做服务,实际上你想要让人员按照你的意思去安排的时候,就会发现事情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很多。“厂长,我倒是有一个想法,可能有效果。”李学文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觉得有一种别具一格的挖人方式,也许行得通。“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大胆的说出来,不用有什么顾虑。”江辉给李学文一个鼓励的眼神。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有的时候,这话还是有道理的。“现在大量知青返城,首都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找不到工作,基本上结婚什么的也就不要想了。”“估计许多当家长的都为这个事情操碎了心。”“当初我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进入首都汽车制造厂的机会,所以选择了内退,然后来到我们厂上班。”“我觉得跟我的情况差不多的人,应该还是有不少的。”“不管是首都汽车制造厂,还是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