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王见王(1/7)
“你是国侯,你的眼中不应该只看到一城一地的得失,你应该胸怀天下!”
“叶提督,如果连眼前十几万人的性命都可以不在意,你要我如何胸怀天下?这样的胸怀,李飞达不到!”
“如今大蓝朝天下皆敌,若东境守不住,则大局溃败,将来可能死在屠刀之下的何止十万人?会是百万人!千万人!这样的未来你愿意看到吗?”
“叶提督,李飞从不曾夸耀自己的功劳,但该我打的仗,我都打赢了。该我做的事,我都做到了。先帝封我为靖安侯,李飞自认无愧‘靖安’二字!”
“.”
“这次出战,或许如你们所说,是我不顾大局。无妨,李飞这一路走来,从来都是意气用事!此战无论结果如何,是非功过,我都担着!”
密室内,叶经赋再次沉默。
再苛刻的人,也必须承认李飞这一路的功绩实在太足!没法指责对方做得还不够多,不够好!
事实上如果没有李飞在北蛮力挽狂澜,以最快的速度杀掉博尔忽,击退北蛮大军,如今大蓝朝的局势将更加糟糕!
叶经赋说自己制定好了战术,有把握能取得胜势。
但这胜势也是李飞在北蛮拼命换来的,否则东境根本没有充足的人手可用,哪有取胜的机会?
甚至如果没有李飞赶来东境,东境现在已经连丢数城了。
叶经赋难道能说如果不按照自己制定的战术来,将来东境守不住,责任都在李飞?
守国之责,难道要全部推给一个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最后打输了说都怪李飞?
即便再不要脸,叶经赋也说不出这样的话。
责任也好,功绩也好,李飞都无愧于大蓝朝!
还要如何苛求一个不到而立之年的年轻人呢?
最终,叶经赋只能沉默地看着李飞离开密室,然后对伏子武下达命令。
事已至此,李飞决意要去冒险,东境只能全力配合。
又不是必输的局,李飞已经身先士卒,其余人也没有避战的道理。
伏子武离开密室后,迅速调兵遣将,然后快速去往地牢。
阴暗的地牢里,空气中弥漫着腐臭和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