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打断日本的另一条腿(第三更,求订(2/4)
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还是非常不容易的。对了,那位汤先生,已经归化入籍了,算起来,也是咱们自己人嘛!要是他真能获奖的话,那也算是咱们的荣耀嘛!”
在雇佣日本熟练技工的问题上,李毅安一开始也曾犹豫过,但很快,他就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而且是件釜底抽薪的好事,首先熟练技工不是张嘴就来的。
这些“工匠仙人”仙不仙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他们弄到自己的工厂里,压榨其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南洋没有十五年时间去培养,同样日本也没有。挖走日本第一流的熟练技工,对日本产业制造的打击,甚至超过带走机器,毕竟,生产一台机器只需要几天,而培养一个可完成机床基本操作的工人,最少需要两年的时间。想要培养出来一名一流的熟练技工,那可是需要15年时间的!
老师的反问,让正在记笔记的常威一愣,其它的同学,大抵上也都是如此。
事实上无论前计算机时代的制造精度有多高,哪怕就是未来几十年,进入到模拟逻辑电路时代,模拟逻辑电路有多复杂,它本质上还是一个半自动甚至是全手动系统,真正控制加工的还是人,工人的水平决定了产品能达到的水平。
“熟练的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工,这是我们眼下最需要人才,可惜这样的人才……”
“目前我们全国有多少人?”
“大约4700人,其中德裔2100人,意裔270人,法裔150人,日裔2100余人……”
虽然对小鬼子,没有任何好感,但是佐腾这家伙,教授的时候是非常认真的,一丝不苟的那种。
转身看着一旁的田建捷,他虽然是三十六工徒中学的校长,但是却出身通产部,通产部出来的,绝对都是全才,柳承喻问道。
无论是贬是抑,想要加工出一流的产品,就离不开这四個字。尤其是在这个没有数控机床,所有的机械设备全都靠手搓的时代,对高级技工要求自然可想而知。专注、仔细、忍耐……这些都是制造超高精度的机械部件的基本前提。
“……机械设备的加工精度只会损失而不会增加,百分之一毫米精度的机械只能加工出误差在百分之一毫米以上的工件,所以,即使在不考虑组装误差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