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回顾1982,最重要的转折点(4/6)
在他的记忆中,原本的历史轨迹里。
北汽与AMC的吉普合作,要到1983年5月才艰难签约,其中北汽占68.65%,AMC占31.35%,注册资金5103万美元。
上汽与大众的桑塔纳合资,更是拖到1984年10月才奠基,这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化轿车合资企业。
期间中汽公司主导了艰苦卓绝的谈判,并在后续国产化进程中发挥了核心推动作用。
至于广州标致则是在1985年3月成立,却因经营不善成为了反面教材,于九十年代而倒闭破产。
而如今,在他的“鲶鱼效应”催化下,三大项目几乎在1982年底就尘埃落定,效率之高远超原时空!
中汽公司的统筹协调能力,也因这紧迫的机遇而被激发出来,深度参与了每一个项目的前期谈判和布局。
历史的车轮,被他以奥迪为杠杆,硬生生撬动,驶上了一条更快的轨道。
任忠义看着邵维鼎波澜不惊的侧脸,心中的焦急如同蚂蚁爬行。
东北、华东、华北都分到了香饽饽,各自有了能带动一方经济的龙头项目。
唯独他主政的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特区,此刻却仿佛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还在原地踏步!
这让他如何坐得住?
“邵先生,”任忠义忍不住再次开口,语气带着不加掩饰的迫切,“奥迪零部件国产化基地的事情,还有我们之前谈到的那个‘宝马’国民车计划……您看,是不是能尽快提上日程?”
“我们广东上下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政策、土地、配套,随时可以到位!只等您一声令下!”
邵维鼎收回远眺的目光,看向任忠义,温和地笑了笑:“任书记,稍安勿躁。”
“皮耶希博士现在正带着奥迪的核心技术团队在长春与一汽对接,梳理技术转移和国产化的详细路径。这是基础工作,马虎不得。”
“等他那边初步框架搭好,带着经验丰富的工程团队回来,我们立刻启动广东零部件基地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