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屈臣氏对于诸多品牌的威胁,全部扼杀(3/4)
送的话也很麻烦,得找物流公司签订专业合作协议,甚至得自己组建物流公司。”
“但屈臣氏一个外来品牌,如何能做到这一步,铺设的成本太大了,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
三洋的代表摇了摇头:“再研究什么物流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我们三洋与屈臣氏电器有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他们的产品没多大问题,核心部件来自德国,一些零碎设计,有我们三洋辅导,还有一些是他们自己研究的。”
“在技术上,可以说只与我们相差一筹,但绝对高过其他国家的品牌,在南洋是绝对有竞争力的。”
“哪怕是在本国也会吸引到一些受其价格吸引的消费者。”
“一旦屈臣氏电器在我们日本站稳脚跟,再将它们赶走就麻烦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三洋是吃到过屈臣氏发展红利的。
去年港岛购物节,三洋电器抢先登陆屈臣氏门店,大卖几十亿日元。
赚的盆满钵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他太清楚屈臣氏这个销售渠道的含金量了。
屈臣氏在日本超过两千家,虽然大部分都只卖药妆和手表。
只有少数总店规模,分两层甚至三层,还批发售卖其他产品。
但这个数字却也是在三位数。
横滨是开始,是试探,那东京就是一鸣惊人,正式要吹起与日本电器竞争的号角了。
一旦屈臣氏冰箱在东京再次大获成功。
那下一步必然是其他大城市。
精工的例子血淋淋的就发生在眼前。
三洋绝对不想自己成为第二个精工。
“根据各大门店和百货商店汇报过来的数据,因为屈臣氏冰箱的上市,我们松下这两天冰箱的销量至少下降了五成!”
松下代表沉声说着:“无论是屈臣氏电器的价格,还是他的新颖设计,还是他上门配送的服务,都成功吸引了